近期氣溫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為預防誤采誤食野生毒蘑菇引發中毒事件,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切勿采摘、買賣、食用野生蘑菇!
一、野生蘑菇風險警示
1.劇毒致命風險高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肉眼難以辨別毒性。許多劇毒蘑菇(如白毒傘、灰花紋鵝膏菌)僅需50克即可致死,且中毒后尚無特效解毒藥,死亡率極高。
2.中毒癥狀隱匿性強
誤食毒蘑菇后,初期可能僅出現惡心、嘔吐等輕微癥狀,易被誤認為腸胃炎。部分毒素潛伏期長達6-24小時,一旦延誤救治,將引發肝腎衰竭甚至死亡。
3.常見認知誤區
? "顏色鮮艷的才有毒" → 白毒傘等劇毒種通體雪白
? "高溫煮透可去毒" → 多數毒素耐高溫,烹煮無法破壞
? "動物吃過的沒毒" → 人與動物生理結構不同,無法參考
二、警惕這些"致命殺手"
1.致命鵝膏菌(白毒傘)
·特征:菌蓋純白色,菌柄有菌環,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
·毒性:含劇毒鵝膏肽類毒素,50克可致成人死亡
2.灰花紋鵝膏菌
·特征:菌蓋灰褐色帶放射狀條紋,菌柄有灰色鱗片
·毒性:中毒后72小時內出現"假愈期",易錯過搶救時機
3.亞稀褶紅菇
·特征:菌蓋淺灰色至灰褐色,受傷后變紅色
·毒性:導致橫紋肌溶解,引發急性腎衰竭
三、安全食用提示
1.不采不買
農貿市場、流動攤販售賣的"野生蘑菇"均存在安全隱患,請選購正規商超的栽培食用菌。
2.聚餐慎食
餐飲單位嚴禁加工野生蘑菇,消費者如發現可撥打12315、12345舉報。
3.緊急處理
誤食后立即做到:
? 立即催吐并攜帶剩余蘑菇樣本送醫
? 保留嘔吐物、排泄物供檢測
? 切勿輕信"偏方"延誤救治
生命只有一次
莫讓"嘗鮮"變"嘗險"!
花都區市場監管局
將持續加強農貿市場、餐飲單位監管
也請廣大市民提高警惕
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來源:花都區市場監管局
編輯:花三文
“花都融媒視頻號”內容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