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我爸跟我大伯冷戰了12年,生肖后走了一旬了,他倆還是互不搭腔,我本來以為他們倆這么多年都沒放下心結,這輩子也就這樣互不干涉了。
在我出嫁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變,我爸喝完我敬的茶,突然讓我給大伯磕個頭,他倆不是還沒和好嗎?
01
我叫高晨,15 歲那年,家庭的寧靜被徹底打破,父親與大伯之間爆發的激烈矛盾,原本親密無間的一家人陷入了多年冷戰。
要說矛盾的源頭,還和爺爺的葬禮有關,葬禮結束后,整個家族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之中。
葬禮期間,有幾位父親的兄弟,他們與父親平日里往來頻繁,這些人情禮金都是父親在日常相處中用心經營而來的。
大伯未與父親商量,便擅自將這些禮金充公,用于支付葬禮上請喇叭隊的費用,而且整個過程中,父親完全被蒙在鼓里。
得知此事的父親,怒不可遏,徑直去找大伯理論。
他滿臉漲紅,眼睛里仿佛要噴出火來,大聲質問道:“大哥,那是我拉的來往,你就算把錢充公也跟我知會一聲把?你這么做,眼里還有我這個弟弟嗎?”
大伯卻一臉淡然,滿不在乎地回應道:“葬禮的開銷這么大,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分得這么清楚?賬上的錢不都是咱家的錢?”
父親一聽,更加生氣,提高了音量反駁道:“一家人也得明算賬!這些禮金是我應得的,你憑什么擅自做主?你這是不尊重我!”
大伯也不甘示弱,雙手抱在胸前,語氣強硬地說:“我是長子,在這個家里,我有權做決定。再說了,這點小事,你至于這么大動肝火嗎?”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爭吵聲越來越大,氣氛變得異常緊張,仿佛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母親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趕忙上前拉住父親,焦急地勸道:“別吵了,他是你哥,現在咱爸剛走,別讓外人看笑話。”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奶奶的養老問題成為了兩家人矛盾的新導火索。
02
父親考慮到奶奶年事已高,身邊離不開人,便提出我們兩家一家照顧一個月,認為這樣既能保證奶奶得到妥善的照顧,又相對公平合理。
起初,一切都按照計劃順利進行,奶奶在我們兩家輪流居住,日子過得平靜而安穩,可當輪到大伯家照顧時,伯母的態度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伯母滿臉嫌棄,眉頭緊皺,對大伯抱怨道:“你媽一天天事兒太多了,我可伺候不了,你趕緊想辦法把她弄走。”
大伯面露難色,試圖勸說伯母:“她是我媽呀,咱不能這么對她呀,咱們當初都答應了,要輪流照顧的。”
伯母卻不依不饒,雙手叉腰,大聲嚷嚷道:“那你想咋辦?反正我是不想管了,要管你自己管,我每天忙里忙外,還要照顧家里,哪有精力伺候她?”
大伯無奈之下,只好找到父親,提出給我們家 500 塊錢,希望奶奶能繼續留在我們家。
父親不同意:“大哥,這不是錢的問題,咱們不能這么對待咱媽,一家照顧一個月,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怎么能說變就變呢?老人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和照顧,不是錢能解決的事兒。”
大伯被父親說得啞口無言,無言以對,但伯母那邊的態度卻異常堅決,死活不同意照顧奶奶,最終,大伯家竟然狠心地把奶奶送回了老家,對她不管不顧。
父親得知此事后,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怒火,立刻趕到大伯家,跟大伯和大伯母都吵了一血仗。
父親大聲質問道:“你怎么能這么狠心?那可是咱媽呀!她年紀這么大了,你把她送回老家,她一個人怎么生活?你還是不是人?”
從那以后,父親和大伯就如同陌生人一般,見面時連話都不說一句,兩家的關系也徹底破裂,陷入了冰冷的僵局。
如今12年過去了,父親和大伯雖然生活在同一個村子里,但卻形同陌路,每次碰面,他們都會刻意避開對方的目光,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我每次看到他們之間那冷漠的眼神,心里就像被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壓著,難受極了。
大伯雖然與父親之間矛盾重重,但他對我卻一直關愛有加,始終把我當成疼愛的孩子。
轉眼間我已經 27 歲,我出嫁的那天家里很熱鬧,親朋好友都在,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有一個向父母敬茶磕頭的環節。
03
我身著婚服,懷著滿心的感激,緩緩走到父母面前,輕輕地跪下,雙手端起一杯茶,恭恭敬敬地向他們敬茶,然后深深地磕了一個頭。
就在我起身的那一刻,父親突然拉住我的手,目光堅定而溫和地說:“晨晨,去給你大伯也磕個頭吧。”
這時,旁邊的人趕緊把大伯拉到位置上坐下,我看著大伯,心中百感交集,猶豫了片刻后,我拉著老公的手,緩緩走到大伯面前,再次緩緩跪下。
大伯的眼中流露出感動的神情,我和老公一起給大伯敬上茶,然后鄭重地磕了個頭。
大伯接過茶,雙手微微顫抖,眼里滿是淚花,他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聲音略帶哽咽地說:“晨晨,你長大了,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大伯祝你幸福。”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伯對我的深深祝福,也感受到了他心中那份被壓抑已久的親情。
自那之后,兩家人的關系開始逐漸緩和,父親和大伯雖然沒有立刻變得親密無間,但他們見面時,不再像以前那樣冷漠,偶爾也會點點頭,打個招呼。
我知道,這一切都源于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大伯和父親都老了,總不能把矛盾帶進土里,能化解的恩怨還是磨平了好,終歸還是一家人。
奶奶也不希望看著自己兩個兒子勢同水火,和好了,老人家心里也高興。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配圖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