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是最近幾年的德國經濟卻已經陷入了困境,最近德國已經舉行了大選,不過德國還是堅持了對于烏克蘭力挺的戰略。根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國會已經批準取消債務紅線,從而要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來獲得政府運營的資金,包括籌集對于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資金。從德國放開對于國債的限制紅線來看,德國是勒緊褲腰帶,也要力挺烏克蘭基輔當局,為此已經頗有要為歐盟作出表率的節奏。德國和法國聯合主導著歐盟的發展,如今不僅僅德國堅持對于烏克蘭基輔的支持,法國也如此。
德國是制造大國,但是如今德國的制造業只有最后一口氣,進入21世紀以來,德國就在推動所謂的工業4.0項目,不過德國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德國的制造業已經失去了競爭優勢。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為原本東德地區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知識水平,在德國統一之后,已經推倒了原本東德的體系,為此相關的區域需要大量的工業品,從而推動了德國企業在原本東德區域的建設工廠。
德國不僅僅利用東部地區的人力資源,而且也是充分利用歐盟內部的勞動力,尤其是東歐地區的勞動力,除了引進大量的東歐勞動力之外,德國也在東歐設立工廠,從而提升了德國產品的綜合競爭力。蘇聯的解體,讓德國可以從俄羅斯獲得廉價的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從而讓德國的制造業擁有了能源紅利,但是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德國主動放棄了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以至于德國的制造業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原本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而德國卻還是看不到未來,在放棄能源紅利的同時,還在力挺烏克蘭,為此要向烏克蘭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
德國在支持烏克蘭的時候,還吸納了許多烏克蘭的難民,歐盟常態為烏克蘭難民提供援助,由于德國是歐盟的大國,因此德國要負擔更多的援助。在歐盟對烏克蘭非常大方的時候,實際上德國是打落門牙往肚里吞,從德國取消國債紅線就看得出來,支持烏克蘭已經是政治正確,因此無論德國經濟如何沒落,都是要堅持對于烏克蘭的支持,為此就有了最新的50億歐元的援助項目的通過,德國繼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從而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死磕。
實際上德國對于烏克蘭的支持,已經違背了美國的對外戰略,美國都要通過烏克蘭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從而換取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境內的“特別軍事行動”,但是如今的德國還是拎不清,要繼續軍援烏克蘭,顯然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美國長期監聽西方政要,因此對于歐洲的決策是非常清楚的,為此會有對歐洲的反制動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