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戰”不僅是技術路線的較量,更是一場生態、資本與時間的豪賭。
近年來,信創產業從初期的概念提出到試點實施,再到如今的全面推廣,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涵蓋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應用軟件和信息安全的完整產業生態。在這個龐大的生態體系中,CPU作為核心硬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猶如計算機的大腦,其關鍵作用不可或缺。
如果CPU江湖是一盤棋局,X86和ARM便是對弈多年的兩大棋手。如今,中國玩家帶著“自研”籌碼入場,海光、兆芯執X86之矛,鯤鵬、飛騰舞ARM之盾,龍芯另辟蹊徑以“LoongArch”自立門派——這場“芯戰”不僅是技術路線的較量,更是一場生態、資本與時間的豪賭。
特別是在處理器架構方面,ARM和X86技術路線的競爭愈加激烈。與此同時,國產化替代成為關鍵發展方向,鯤鵬和海光兩大國產芯片廠商也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鯤鵬依托完全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不僅在硬件和軟件層面實現了全面自主創新,還積極推動開源生態的建設。與此不同,海光則在其技術路線中采用了外部授權的方式,且其發展受限于較為封閉的授權體系和老舊的技術架構。
從上層的計算架構來看,ARM和X86是兩大主流技術路線,其發展路徑各具特色。ARM架構以其開放授權架構和靈活性著稱,目前在全球算力市場占據著主導地位,尤其在移動設備領域,幾乎所有智能手機都采用ARM架構。ARM的指令集授權策略類似于“土地開發”的方式,給合作伙伴足夠的空間進行自主創新,從而形成了豐富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在服務器市場,ARM的開放架構使得更多的廠商能夠進入,并且在云計算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例如AWS已經將60%的算力轉向ARM架構。
相比之下,X86架構由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主導,形成了高度封閉的授權體系。X86指令集的授權僅限于英特爾和AMD,其他廠商只能通過二者的交叉授權獲取使用權。這種封閉性限制了X86架構的靈活性,尤其在未來面對開放的技術生態和創新的需求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瓶頸。
在業內看來,ARM架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在異構計算、AI加速等領域展現出較大的潛力,而X86架構則可能因為其封閉性和技術更新的局限性,難以持續引領未來通用計算的發展。
反觀國內,鯤鵬和海光作為兩大架構的代表廠商,在對比鯤鵬與海光的技術路線時,首先要提到的是授權模式的不同。鯤鵬通過徹底的指令集授權,能夠進行自主設計和創新,從而擁有技術演進的空間。而海光則依賴于AMD的Zen架構的授權,其授權模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海光僅獲得了AMD第一代Zen架構的IP授權,且此授權限制了其在服務器和PC領域的應用,其技術路徑較為封閉。
與此同時,技術授權牢牢掌握在AMD控股的合資公司海光微電子手中。公開信息顯示,海光信息通過與AMD成立成都海光微電子、成都海光集成電路得到AMD官方授權,獲得x86處理器設計核心技術。其中,海光微電子由AMD主要控股51%,擁有AMD的IP授權并負責芯片生產,且高管為AMD外派,這就意味著海光沒有技術控制權。此外,上述授權嚴格禁止C86相關產品解決方案在中國以外市場銷售,限制了其在國際市場的擴展。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海光的技術更新也相對滯后,尤其是在與鯤鵬的技術競爭中,海光的產品處于較為老舊的技術狀態。相比之下,鯤鵬不僅擁有持續的技術演進能力,還能夠在芯片、硬件、軟件等多層面進行深度創新,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這使得鯤鵬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更加有利的地位。
從底層邏輯來看,鯤鵬代表了最徹底的技術創新路徑。自2019年鯤鵬計算產業發布以來,鯤鵬采用了“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的十六字方針,逐步推動國產化替代和技術自主創新。
鯤鵬通過全面自主創新,不僅涵蓋了CPU核心的自主研發,還包括了網卡、RAID卡、SSD、DPU等關鍵部件,構建了一個從處理器到整機的全產業鏈。更為重要的是,鯤鵬在獲得指令集授權后,能夠進行自主演進,從而保持技術的長期領先。這種自主創新模式,使得鯤鵬能夠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構筑起更為安全、可靠的技術體系。
鯤鵬的技術創新不僅體現在硬件層面,還包括在操作系統(openEuler)和數據庫(openGauss)等軟件層面的開源推進,形成了一個閉環的創新生態。通過軟硬件的協同創新,鯤鵬能夠為不同的行業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性能。
值得關注的是,開源和開放是鯤鵬生態成功的關鍵。鯤鵬不僅在硬件上實現開放,提供了包括主板設計在內的開放平臺,還在軟件層面積極推動開源項目的落地。操作系統openEuler的開源,使得鯤鵬能夠迅速吸引大量開發者和廠商的參與,形成了一個完善的軟件生態。到2024年,openEuler在中國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的份額已經突破50%,而openGauss在數據庫領域也占據了30%以上的市場份額。
通過開源,鯤鵬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還促進了國內外開發者和廠商的合作,極大推動了國產化替代的進程。在這一開放生態中,鯤鵬的硬件伙伴可以基于鯤鵬的主板進行快速整機生產,同時,軟件開發者可以利用openEuler、openGauss等開源平臺,降低開發成本、加速市場應用。
此外,鯤鵬的開源策略并不限于中國市場,其產品和技術已經逐步走向全球,尤其在非洲及部分海外市場,鯤鵬已經開始拓展其國際化戰略。開源生態的繁榮,不僅增強了鯤鵬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全球客戶提供了更多樣化和靈活的計算解決方案。
在未來,國產芯片的技術突破與生態建設,將決定著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鯤鵬的開源策略和技術自主創新,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計算市場帶來更多機遇。
撰寫:李洪力
編輯:洪力
指導:辛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