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接到一個男讀者的咨詢,他的案例很有代表性。經過他本人允許,我打算今天寫出來。
就叫這個讀者小劉吧。
小劉和他妻子是高中同學,只是那時候兩個人甚至連話都沒怎么說過。
一直到他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又遇到他妻子。兩人在同一個城市,又都是單身,同學們就撮合他們兩個。
最后,在小劉主動下,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談了兩年,兩人開始談婚論嫁。這時候各種矛盾都來了。
原本說好的5萬彩禮,丈母娘臨時反悔要10萬。
小劉心里很不舒服,過后就問他妻子,明明說好的,就算丈母娘要反悔,那也提前給他說一聲吧。
結果,丈母娘臨時變卦,他連個反應的機會都沒有,還得給他爸媽解釋。
小劉的妻子很無奈地對他說,她也不知道她媽突然漲彩禮。但是,她也能理解,畢竟她弟弟還在上學,家里還要用錢。
這不是扶弟魔嗎?
小劉聽到妻子的這個解釋,心里很不舒服。
結果,他還沒說什么,他妻子就哭著說,她也沒辦法,從小她就是家里不受寵的那個。爸媽都喜歡弟弟,把她丟給爺爺奶奶,她也很委屈,很無奈。
小劉心軟,想著妻子也不容易,最終,還是給了10萬彩禮,順利地把妻子娶進家門。
2.
婚后,兩個人一起在省城打拼。
之后,小劉被同學邀請一起去創業,事業越來越好,收入也水漲船高。
房貸還完之后,小劉的妻子很快懷孕了。
懷孕后,妻子孕吐比較嚴重,需要人照顧。本來小劉是打算讓他媽過來的。
結果,這時候,丈母娘恰好跟老丈人吵了一架,說是過不下去了,想到小劉家來。
妻子主動和小劉商量,要不,就讓她媽過來幫忙。
小劉很遲疑。
為什么呢?結婚這幾年,他也知道他老婆對丈母娘心里是有很多不滿的,她們在一起相處并不和諧,母女兩個動不動就會鬧矛盾。
只是,想到丈母娘畢竟是妻子的親媽,她照顧,也許更好。萬一自己親媽過來照顧,和妻子鬧矛盾,那自己更麻煩。
丈母娘剛過來的時候,妻子就跟小劉商量好,每月給她媽4000辛苦費。小劉也同意了。
剛開始,母女兩個確實和諧了一陣子。
只是不到兩個月,母女兩個開始為一些小事吵架,比如說,妻子希望丈母娘用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不要把內衣和外套一起洗;再比如,她覺得某個菜放點辣椒更好吃;看電視的時候,聲音調小一點,別影響她睡覺……
丈母娘有些強勢,覺得她是媽媽,女兒不能說媽媽,母女兩個吵到最后,就找小劉評理。
小劉要是向著丈母娘說一句,妻子就不干了,會哭會鬧;要是他向著妻子說兩句吧,丈母娘就會說自己像個保姆一樣,多么辛苦,多么委屈……
3.
小劉頭疼的很,就和妻子商量,要不讓丈母娘回老家,妻子又不同意,還說他是不是有錢了,就看不起她媽?
并且,她爸爸脾氣不好,回去之后,她爸又要找茬和她媽吵架,她又心疼自己媽媽……
小劉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能少說多聽。
孩子出生后,小劉本想請個育兒嫂,丈母娘不同意,妻子也不同意。
妻子覺得,每月花一萬塊錢給別人,不如給她媽。畢竟,她弟弟剛畢業不久,收入不高,還得等著她們補貼呢。
好吧,那就不請人。只是,因為育兒觀點不同,丈母娘和妻子之間硝煙彌漫,小劉是左右不是。
他覺得自己每月給丈母娘1萬,結果家庭還不和諧,他這又是何苦呢?
并且,他一說讓丈母娘回去,妻子就不同意,說那好歹是她親媽。
小劉也搞不懂,他妻子為什么明明不喜歡她媽,又非要和她一起?這不是找虐嗎?
關鍵是,把他弄得特別痛苦,經常里外不是人。有時候,小劉會想,自己這么努力賺錢,有什么意思呢?
自己沒有享受到,也沒有和諧的家庭氛圍,反而覺得很壓抑,所以,他不想回家。甚至,有很多次,他都想離婚。
小劉來找我的時候,丈母娘剛和老婆吵了一架,兩個人誰都不服誰,好幾天不說話了。
他試圖讓她們緩和一下,結果沒人聽他的,都說不可能。
關鍵是,小劉害怕這樣對自己的孩子有影響。他問我該怎么辦?
4.
我知道小劉并不想離婚,他是一個責任感很重的男人。
但是,卻遇到了原生家庭不怎么好的妻子。
談戀愛的時候,小劉沒有想過那么多,甚至很同情他妻子的遭遇,還發誓說,以后一定要好好愛她。
但是現在面對這樣的局面,他發現自己很無力。
這幾年在咨詢當中,我遇到不少像是小劉這樣的來訪,當然更多的是女性。他們的疑惑在于,伴侶原生家庭不好,我跟TA在一起好痛苦,該怎么辦?
說實話,如果談戀愛的時候,我要是說,讓你放棄這樣原生家庭不好的人,肯定兩個人都會來暴揍我一頓。
只有吃過生活的苦,撞到南墻,我們才能認清現實。
難道遇到了這樣的伴侶,真的沒有辦法改變嗎?
也不是,過去,我也給不少人支過招,大多數照做的,愿意做的,感覺都還不錯。
首先,咱們不要對抗人性。
真的,人到中年,我自己和來訪的經歷,都告訴我,我們會復制原生家庭的模式。
甚至,我們越是不喜歡爸爸或者媽媽,我們越是會活成他們的樣子。
也許某一刻,你會突然意識到:媽呀,我說的這句話,怎么和我小時候我爸或者我媽說的一模一樣啊?
做咨詢這幾年,我發現,沒有幾個人在原生家庭不好的環境中長大,能徹底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
所以,我們要重視原生家庭的問題,但是,不要怕。
因為我們可以學習,可以自我成長,自我覺醒,自我反思,提升自己的覺察力。
其實,做到這些并不容易,需要打破我們的舒適區,并且也需要有極高的認知,需要我們真心想改變,才能做到。
包括我自己,學習了那么多年的心理學,也做咨詢,但是我很清楚,我并沒有完全脫離原生家庭的模式。
好的就是,我現在能及時看清楚我的模式,有覺察,及時把自己拉回來。
就像是,我昨天晚上和豆爸吵架,我受不了家里亂糟糟,他完全沒有感覺。
其實,也是來自我們各自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從小就活在父母的規矩中,家里要每天打掃,要干凈整潔,衣服要及時洗,家要有家的樣子……
而豆爸他受到的影響,和我不一樣。加上他是男人,對這些,是有鈍感力的。
所以,你看,我們到現在還在磨合。這也是,我愿意給他道歉的原因,因為我知道,我也是有缺陷的。
5.
再來說第二點,如果你的伴侶原生家庭不好,你們因為相愛,組成了一個小家,到底該怎么做呢?
第一,你需要有心理準備,大部分情況下,你的伴侶認知沒有那么高。就像是小劉的妻子,這樣的話,她一生都需要和原生家庭的問題做斗爭。
所以,大概率來說,你這一生,也需要陪伴TA接納TA治愈TA。也許對方會消耗你的能量,但是,你還得一次次地滋養TA。
這一點,你必須要有清晰的認知,是一生。
第二,原生家庭不好的伴侶,其實都是缺愛的。他們這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同。
所以,TA父母不好,TA父母對TA不好,或者不愛TA,這樣的話,你一定不要說。
哪怕對方向你抱怨,聽聽就好了。
他們可以說自己的父母,但是你不能說,一句都不行!
就像是小劉的妻子,她和親媽吵架,痛苦不堪,但是小劉不能說她媽不好。不然TA會恨你。
就算是和父母鬧矛盾,TA也會因為父母的兩句好話,輕松地原諒他們,繼續掏錢出力,這是你改變不了的事實。
人家是血緣關系,而你的伴侶和你沒有血緣關系,隨時可以散伙。
第三,當伴侶在TA父母那里受傷,很委屈很痛苦很難過的時候,你要多傾聽TA,拍拍TA的后背,抱抱TA,還是那句話:盡量不要發表意見。
如果要說,也是站在伴侶的立場上,先共情TA,說對方有點過分。然后呢,再來說對方也不容易,也有他們的好。他們這樣對TA,也是受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等等。
但是TA爸媽還是很愛TA的,只是愛是愛,行為是行為,現在爸媽的什么行為讓TA很受傷,然后再來舉幾個你知道的例子,證明爸媽很愛TA,這樣對方情緒才能平復下來。
這輩子,這樣的時刻,在你們之間會反復多次上演。除非,伴侶覺醒,你才能解放。
所以,我還是建議未婚男女,真的不是憑借著一時沖動,領證結婚。要看看對方的家庭,看看對方父母的相處模式。
好的伴侶,可以滋養人,治愈人,只是可遇而不可求。
最好的就是,我們自己先改變,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會遇到更好的更合適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