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張家口
某小區內一居民家中起火
消防員到現場時
明火已熄滅
臥室內搜救出一名七旬老人
經現場醫護人員確認
被救出的老人已無生命體征
據初步調查
起火原因疑似
吸煙不慎引燃被褥
等可燃物所致
現場過火面積不大
財產損失也不多
但卻導致了人員傷亡
這樣的悲劇并非個例
老人更是
這類火災中的“高危群體”
案例1
今年1月30日,廣東省肇慶市某村一平房著火。消防救援人員將明火撲滅后,發現一名老人,經醫護人員診斷其已無生命跡象。
經初步調查,起火原因系遺留火種引燃周邊可燃物。
案例2
2024年12月16日,湖南永州一棟四層自建房起火。
該自建房為一對空巢老人居住,兩位老人長期將廢品收到自建房內。火災發生當天,老人為收集電線內部金屬,在屋內點燃電線表層材料引發大火。
案例3
2024年9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榮華街一小區發生火災,著火物為沙發,造成一名74歲老人死亡。據了解,老人患有偏癱,無行動能力。
經初步調查,火災原因為老人臥床吸煙所致。
據國家消防救援局去年11月底數據:
2024年10月以來,全國共發生住宅火災2.8萬起、亡116人。起數占火災總數的36%,亡人數占68.6%。
6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64人,占住宅火災亡人總數的55.2%。
一個個悲劇
讓人痛心之余
也敲響著關注老年群體
消防安全的警鐘
為什么老人更容易遭遇火災?
感知力較弱
老人感官退化,對火災初期煙霧、氣味察覺不敏銳。發現時火勢可能已擴大,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錯過最佳逃生時機。
行動遲緩
老人身體機能衰退,行動不便。火災前期難以快速拿取滅火設備撲救,后期逃生時無法迅速撤離,易被困,耽誤寶貴救援時間,大大增加傷亡風險。
生活習慣特殊
部分老人有臥床吸煙習慣,易引燃被褥。且可能因節儉使雜物堆積,火災時可燃、易燃物多,火勢蔓延快,老人難以應對。
拒絕悲劇重演
川川緊急支招
預防非常關鍵
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就能為家中老人
筑起一道“防火墻”
1
改善老人居住環境
定期幫老人整理房間、清理雜物,保持通道暢通。檢查電路、電器和燃氣設備,及時更換老舊部件,消除潛在火災隱患。
2
提升老人安全意識
耐心給老人講解火災危害和預防知識,提醒不臥床吸煙,用火后及時關閉火源。日常多交流,強化其火災防范意識。
3
加強日常關懷監管
常看望老人,關注其生活習慣。為老人配備煙霧報警器等設備,條件允許時安裝監控,以便及時察覺異常并應對。
消防安全無小事
行動不便
安全意識薄弱的老人
更需要我們守護
一次提醒、一次檢查
或許就能避免一場悲劇
關愛老人
從消防安全做起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