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美援朝的歲月里發生了很多場動人心弦的戰爭,每一場戰爭都堆砌出中國前進的基石。鐵原一戰,美軍秘密集結了15萬的兵力,正準備一擊制勝。
但卻被毛主席緊急察覺,立刻發布了電報到前線:注意鐵原!
彭老總收到電報之后多次感嘆,最后還是主席聰明。
毛主席為什么會如此重視這個普通的小鎮?彭老總又如何根據毛主席提供的思路安排戰局?
美軍的秘密安排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激烈的階段,志愿軍一路將聯合國軍趕到了三八線附近,但是美軍并不打算就這樣灰溜溜的離開,他們想著暗地里反撲一次來一雪前恥。
當時美軍的指揮官范弗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號召15萬的兵力想要一下子奪回優勢。
這15萬的兵力不僅是由美國的精銳部隊和后續大批量的坦克火炮支持,還有南朝鮮的部分軍隊也加入其中。
之前那么多場戰爭多場吃虧,這時候他們總算是清楚了志愿軍是塊硬骨頭,只想著如何才能啃下來?
這15萬大軍是他們的最后王牌,為了能拿回戰局繼續拉長這場戰斗,所以他們是在暗地里偷偷策劃,轉移大軍的時候也是趁著夜里,為的就是逃開志愿軍的火眼金睛。
但這畢竟是15萬大軍,不管對方如何小心,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天衣無縫。
所以志愿軍就發現了敵軍總是在夜晚成規律狀,小規模的調動軍隊,這就判斷出對方絕對不會老老實實的繼續后退,而是還想著弄什么手段。
多次情報和分析,最后推測出他們絕對是有大行動。
志愿軍司令部根據多日收集到的情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而這些情報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北京。
毛主席雖然沒有在戰場,但根據現有的這些情報對美軍的意圖進行了判斷。很顯然美軍但目光放在的是鐵原。
這是朝鮮半島的中心,朝鮮的東西兩邊以及公路,鐵路各種干線運輸都要經過鐵原。
若是美軍能夠拿下此地,日后志愿軍無論是運輸糧食還是運輸軍械都會受阻。
而且若是發動進攻,美軍則能通過鐵原對志愿軍部隊進行切割,再分塊兒擊潰。
毛主席很快就洞察了美軍的意圖,立刻發出急電:注意鐵原!
彭老總那邊收到了毛主席的急電后,瞬間就明白了美軍為什么要盯著鐵原:還是主席高明啊!
他本來就在戰場上指揮大局,再加上毛主席精準的點出對方主攻方向,幾乎是瞬間就判斷出要穩定戰線,保證后勤補給。所以立刻安排了63軍布防。
63軍軍長傅崇碧主要負責防御工作,彭老總讓其借助鐵原的地形搭建防線,在最大限度保證志愿軍力量的情況下阻止美軍進攻速度。
彭老總看著傅崇碧:此次戰爭事關整體抗美援朝的發展,也關乎咱們這場仗什么時候會打完,所以這次任務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傅崇碧也明白事態之重,立刻就帶領手下的志愿軍戰士們前去布防。
安排好了當下的一切之后,彭老總手里面拿著毛主席送來的這封急電,不由得再次感嘆毛主席的精確判斷。
鐵原生死狙擊
毛主席遠在北京,在美軍還沒有明確行動的情況下就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到鐵原的危機,他不由得感嘆,主席和自己在戰略層面上的默契和主席的明斷。
傅崇碧也沒有辜負毛主席和彭老總的看重,迅速帶著戰士們分析了鐵原周圍的地形地貌。
鐵原周邊丘陵地帶較多,非常適合進行防御,所以他們選定了西北方向作為主防線,然后在當地設置了很多反坦克的壕溝和火力點,哪怕美軍真的仗著武器先進前來進攻也能夠多拖延一段時間。
他在這邊安排的各個防線都能以最簡短的方式聯系起來,確保防御體系的連綿不斷,而且各防御體系之間的距離也做了精心的調整,避免美軍火力強攻的時候牽連大批戰力。
除了安排防部工作以外,彭老總還安排了63軍的187師、188師、189師前去,187負責守在車翼,隨時支應188和189,188則是作為預備隊員,根據189的作戰情況及時進行支援。
至于189師則是沖到最前線,和美軍正面相對,主要就是為了消耗美軍的先鋒力量。
而彭老總在戰術指揮時,也是始終遵守毛主席的核心指示,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戰術,將志愿軍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從頭到尾彭老總都是相信毛主席的,所以這場戰爭打的也是非常順利。
這場戰爭是在1951年5月31日正式拉響。
范弗里特帶著美軍的第一軍和第九軍出發,帶著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器直向鐵原發起進攻,志愿軍第63軍死守鐵原。
按照彭老總的指揮,189師作為主力先鋒軍正面迎上了美軍的炮火。
美軍作戰最大的優勢就是武器先進,為了能用最短的時間拿下鐵原,他們選擇了炮火覆蓋。
戰軍陣地守著的那些將士們哪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但也抵不過那些先進的火炮,陣地滿地都是殘肢斷臂。
但是189師的戰士們從未有過后退之想,他們守著命令死戰。
高臺山陣地那邊,郭恩志連長將手下的戰士1分為多,借助地形分散隱蔽起來,等到美軍步兵靠近的時候立刻對其進行包抄圍打。
美軍未曾想過精心策劃的戰斗居然能多次被對方擋住,為了能夠盡快的拿下高臺山,從后方調來了大批量的火炮。
郭恩志也在與敵對峙的過程中雖受傷,但是并沒有退到后方依舊負傷堅持,全連的戰士在郭連長的鼓舞之下成功的守著高臺山3天4夜,共計殲滅美軍800多人。
189師雖激烈對敵,但因美軍數量實在較多,且后方炮火支持及時,傷亡數量不斷攀升。
彭老總判斷出不能繼續讓189師進攻,所以安排了188師的師長張英輝帶著戰士們接替189師的戰斗任務,而彭老總本人也親自前往戰場進行勘察。
雖然最初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188師就是為了接替189師準備的,但是美軍也根據志愿軍這邊的戰術調整來改變了進攻方式。
不僅是連續突破,甚至還安排了多梯隊戰術輪番上陣。
188師的志愿軍戰士們只能展開白刃戰,戰斗到最后,整個戰場如同絞肉機一般。
但就算打到這個地步,整個戰場的局勢依舊沒有明晰開來,但是志愿軍戰士們并沒有后退一步,幾乎是用性命在堅守著戰局。
除了在前線沖鋒陷陣的戰士們以外,后勤補給也是非常困難的。
美軍既然把目光放在了鐵原上,就知道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斷了志愿軍的后勤補給。
只要補給斷了,他們那邊能夠持續不斷的提供食物和軍備武器,這場戰爭就是他們贏。
但前線的志愿軍戰士們在糧食不足,但藥也不夠的情況下也努力的克服困境,并沒有任何退縮。
這場戰爭一共打了13個晝夜。
鐵原阻擊戰的長遠意義
第14天的時候,第63軍圓滿的完成了阻擊任務,雖然整個部隊傷亡較大,但是也如約的阻止了美軍進攻的腳步。
后續的志愿軍主力部隊根據前方爭取到的時間進行了精確調整,后方陣線也得到了有效鞏固,而美軍虎視眈眈要占領鐵原的計劃也就此潰敗。
鐵原阻擊戰的勝利對后續事態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影響,除了志愿軍主力部隊能夠有效地實現了戰略調整,前后的防線也變得更加穩固,美軍就算想要故技重施的話也錯失了最好機會。
至于外交談判上,鐵原阻擊戰也變成了我方在外交桌上最有力的籌碼。
雖然說最開始的談判只是嘗試著壓制美方,希望對方能夠在戰場上的局勢發展做好轉變,但并沒有太大的期望,但是打贏了鐵原這一戰就不同了。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中方多了壓制美方的籌碼,而且也讓美方明白了志愿軍戰士的作戰能力,在繼續打下去,還是乖乖的坐回談判桌上,做出更加明確的決斷。
我國國內知道了鐵原阻擊戰打贏了,百姓的熱情極高,大家都在走家串巷的討論著抗美援朝的話題,有糧食的捐糧食,有人的湊人,大家都在想方設法的保證前線物資的穩定供應。
而且這場戰爭也打出了國際格局,之前很多國家都不知道中國軍隊的實力,還有很多沒有和中國正面打過交道的國家,始終用舊眼光來看中國,但這場戰爭是典型的以弱勝強、精準預判、奮起反擊。
總的來說,這場戰爭能打贏不只是第63軍全體將士們的榮耀,更是毛主席英明領導和彭老總有效指揮的體現,這場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意志,也打出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參考資料:
鐵原阻擊戰:為什么是志愿軍的存亡之戰
紅星新聞
2024-1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