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世界貿易組織的文件顯示,美國代表團已通知中國和加拿大,準備與兩國將美國新關稅措施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展開磋商。然而,美國一方面準備在WTO框架下與中加兩國展開磋商,另一方面仍在不遺余力破壞全球經貿秩序,企圖將出口管制納入貿易協定,以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同時預告將在下月初對各國施加“對等關稅”。國際貿易問題專家分析認為,這一做法顯示美國的貿易政策由單邊行動轉向某種形式的協商,但實質上可能仍然是一種貿易施壓手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他所依賴的“美國優先”政策,似乎總是伴隨著一種矛盾的情緒:一方面,他高懸制裁大棒,試圖逼迫外國盟友屈服于美國利益;另一方面,他又想保住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者市場,尤其是在農產品方面的需求。然而,這種自相矛盾的策略究竟能走多遠?毋庸置疑,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表面上看似增加了中國商品的成本,然而最終買單的卻是美國的消費者。
為了繼續給中國獲取先進技術使絆子,美國官員又貢獻了一流的“演技”。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周二(18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稱,特朗普政府正要求企業和外國政府協助美國,阻止中國獲得美國芯片。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的一次會議上,盧特尼克再次毫無根據地污蔑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不當使用”了美國芯片。盧特尼克補充說,特朗普政府計劃嘗試將出口管制納入貿易協定中。此舉意在脅迫他國附和美國的無理對華政策。
特朗普宣稱關稅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神器,但現實卻上演著黑色幽默——2024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1.21萬億美元,較2017年關稅戰前激增50%。中國外交部日前指出,美方對全世界發起的貿易戰打了這么多年,貿易逆差不降反升,損人終害己。當然,美國仍有最后機會調轉船頭——比如中國呼吁美國撤銷“自殘性”關稅、重啟多邊貿易談判,以及特朗普政府可以重建社會保障體系等等。然而,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的那句“誰知道呢”,實則已然暴露其賭徒心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資料圖)
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且多次朝令夕改,導致商業和消費者信心下滑,近期美國各項經濟數據頻亮“紅燈”。3月16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稱,“無法保證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不過他也一再強調,美國政府正在采取“穩健持久的政策”,美國經濟會出現“調整”“經歷過渡期,但不會爆發金融危機”。
貝森特這寥寥幾句話,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對美國經濟的不自信,最好的預期也只是不會出現金融危機。實際上,貝森特是近期對美國經濟給出悲觀預期的第三名美國高層人士。最開始的時候,是特朗普給出的表態,意思也是無法保證美國的經濟不會衰退。之后,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又表示,哪怕衰退也是值得的。現在財長又強調了一遍。看這個架勢,美國經濟衰退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這也是很多美國主流機構、學者給出的預測,認為美國經濟確實非常有可能衰退。
美國財長貝森特(資料圖)
不難看出,對于美國自身經濟存在的問題,特朗普政府十分清楚,然而為了轉移民眾視線,美方卻執著于炒作中國話題,將一切問題歸咎于外部原因,將關稅描繪成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然而這樣做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肆意加征關稅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反噬,可能會加劇美國的通脹壓力,增加美國民眾的生活負擔。但在特朗普營造的美國敘事中,關稅帶來的通脹壓力只是“暫時的”,為了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暫時的痛苦是可以忍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