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古跡眾多,無論地下還是地上,在老城區大同街中央有一座“攔路虎”,上世紀初的時候,也就是90余年前,曾經是徐州城最高的建筑,這就是古彭徐州著名的近現代建筑——鐘鼓樓。
大同街是徐州近代最具名氣的一條商業街,也是最具老徐州風情的老街,其名字由來如今也無從可考,大概是取“天下大同”之意吧。大同街的興起大約是在1920年之后,街上的中山堂為老徐州的地標,是由日本人設計建造的,日偽時期、國民黨時期都是由政府管理的,解放后一度也是徐州政治文化活動中心。
大同街作為徐州老牌商業街,雖然隔壁的淮海路已經高樓林立,但這里至今仍然是老字號店鋪鱗次櫛比,比如“老天成,真正強,華豐泰,裕泰祥,寶成銀樓老鳳祥”等,徐州的地道美食在這里也能尋到不少,凌云樓的羊肉湯、韭菜素煎包味道正宗、香氣撲鼻,門口掛著色彩鮮艷的伊斯蘭文字和“外菜莫入”的牌子。三珍齋的燙面蒸餃鮮美無比,兩來風的辣湯,堪稱一絕。魯興菜館、鮑翅館也是名揚百里。
大同街不寬也不長,在街道靠東路中央卻聳立著一座近現代建筑的“攔路虎”——鐘鼓樓,也是徐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又稱觀火樓、望火樓,始建于1930年,次年建成。樓高18.8米,四面五層,底寬頂窄,塔式結構,平頂。門窗結構為西式風格,建筑面積約12平方米,是當年徐州城內最高的建筑,用以觀望東南西北四區火警??谷諔馉幈l后又在五樓上裝上了防空警報器,負責全城的防空警報任務。1987年公布為徐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雖然是為了防火而建,據介紹,它自建成以來卻從未報過火警,不知道是未起到報警的作用,還是它的建成讓徐州避免了火災!
鐘鼓樓最高處是瞭望臺,內置一鑄鐵大鐘,據說這是后來復建的,原鐘因銹蝕損壞嚴重,目前被收藏到了二樓展覽。鐘鼓樓四面墻上還有鐘表,曾經為徐州市民報時很多年,最早的鐘是德國造的機械鐘,不過現在鐘已經沒有了用途,只是沉淀了記憶。
大同街,鐘鼓樓曾經都是徐州的地標,也是徐州的記憶,當時堪比我們現在的淮海路和蘇寧廣場,只是不到百年,它們就成了歷史,或許再過百年,不知道大同街或者鐘鼓樓是否還在,猶如徐州鼓樓區沒有鼓樓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