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綠豆湯
國脈科技(002093),這是一家長在風口上的企業。
國脈科技主營業務是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教育服務。在此基礎上,國脈科技拓展了身聯網業務,由此成功加入腦機接口大軍。
二級市場上,近半個月來,國脈科技已拉出6個漲停,身價倍增。
來源:同花順-國脈科技, 截至2025年3月21日
但從財報看,憑借物聯網+身聯網備受關注的國脈科技,主要收入卻來自教育行業。2024年上半年,教育服務收入占比70%。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脈科技與主攻中職教育的科德教育(300192)具有較高可比性,然而市值卻是科德教育的2倍多。
國脈科技搭乘物聯網和腦機接口的東風崛起,但未免有些偏離了業績。
一、轉型之路:物聯網布局成效幾何?
國脈科技成立于2000年,以電信運維外包服務起步,2016年開始聚焦于物聯網發展戰略,提供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
來源:國脈科技2024年半年報
結合2017年年報來看,國脈科技初始的業務轉型,更像是打著物聯網的旗號,換湯不換藥。
其中,所謂物聯網技術服務,對應的就是曾經的ICT網絡集成及服務;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對應的是ICT咨詢與設計服務;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對應的是ICT園區開發與運營。
來源:國脈科技2017年年報
幾大板塊比較來看,物聯網技術服務收入貢獻最大。2017年該業務收入規模高達9.4億,占總營收61.97%。
物聯網技術服務又包括物聯網集成收入、物聯網設備銷售收入和物聯網服務收入。只是集成類業務,雖有規模,卻沒多少利潤。數據顯示,2017年,物聯網技術服務毛利率只有6.96%,2018年更低,只有0.93%。
而后,據國脈科技介紹,公司主動對非戰略核心業務以及毛利率相對較低的業務進行了處置。結果來看,毛利率有所改善。2023年,其物聯網技術服務毛利率10.45%,雖然還不算高,但至少達到了兩位數。然而代價是,營收規模僅剩1.32億,比起昔日的9個多億,不堪一提。
2024年上半年繼續縮減,物聯網技術服務收入只有1421.29萬。
這里需要解釋一下,參考歷史數據來看,上半年往往收入規模小,但毛利率高。推測可能是集成類業務通常在下半年結算收入。所以上半年的數據并不能代表全年的成績。只是同比2023年上半年來看,2024年上半年也同比下降了14.41%。
來源:國脈科技2024年半年報
此外,國脈科技的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業務規模也在縮減。
還是以2017年為參照,彼時二者收入分別為1.7億、2.97億。而到2023年,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收入剩1個億,而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收入僅剩1322.83萬。
注意,2023年上半年,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就是這個收入規模,也就是說,下半年根本就沒有確認收入。2024年上半年亦是如此,物聯網科學園運營與開發服務收入為0,而物聯網咨詢與設計服務收入也同比繼續下降了14.8%。
國脈科技轟轟烈烈的向物聯網轉型,到頭來,還不如從前。
二、教育業務:撐起收入卻難撐市值?
現如今,教育服務已經成了國脈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59億,占總營收70.92%。
來源:iFinD-國脈科技
先介紹下,根據是否頒發學歷證書,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可分為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兩大類。
- 學歷教育分為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可獲得國家教育部認可的文憑。其中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包括中專、職高、技校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 職業培訓則以通過考試或幫助學生掌握某項技能為目標,無國家頒發的文憑。職業培訓可由相應的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實施。
國脈科技兩類兼有,提供全日制高等專業教育、各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科德教育則設有中等職業學校、以及從事中高考復讀教學的全日制學校,同時也在積極布局職業技能培訓。
而且二者高度一致的是,都在向人工智能靠攏。
據科德教育介紹,公司與參股公司中昊芯英共同探索研發職業教育場景下的大模型應用,聚焦于AI+職業教育的應用軟件開發。
不過,科德教育雖然把握了AI+的風口,但比起國脈科技,卻還是略遜一籌。
國脈科技的殺手锏是全資舉辦的福州理工學院,直接開設物聯網產業專業群、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專業群和大健康產業專業群。由此,產教融合也成了國脈科技的特色標簽。
只是,國脈科技的教育業務雖然也有物聯網光環,但整體規模還不如科德教育。2024年上半年,科德教育的中職和全日制學校共實現收入1.72億,而國脈科技教育服務收入只有1.59億。
來源:同花順2024年半年報數據 國脈科技(左)科德教育(右)
值得一提的是,國脈科技教育服務的毛利率較高。尤其是2022年以前,一度高達90%以上,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也已降至58.66%。
當然,比起科德教育-教育業務的42%,國脈科技仍更勝一籌。但截至撰稿(截至2025年3月21日),國脈科技市值143.97億,科德教育市值57.47億。單論業績,顯然撐不起如此巨大的差距。
三、熱點概念:是創新突破還是市場噱頭?
日前,國脈科技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全年收入創近6年新高,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乍一看,這個成績確實很拿得出手。但再一看,營收端,過去六年都處于較低水平,2024年營收只要高于2023年,便就是創了六年新高。
來源:同花順-國脈科技
利潤端,參考2024年前三季度,國脈科技實現凈利潤1.51億,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合計8000多萬。國脈科技在業績預告中只說凈利潤創歷史新高,卻對這類收益只字不提。
國脈科技在業績預告中反倒著重提及,身聯網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首個大型應用項目“國脈大學養老”正式對外推廣。
但本質上,這就是一個養老項目,應用了被包裝成身聯網的技術,用以監測分析用戶健康和居住環境。養老項目能否持續經營尚且存疑,至于技術,究竟有多少創新型和突破性,只怕更是有待考究。
來源:互動問答平臺-國脈科技
互動問答平臺上,國脈科技不僅關聯了身聯網、腦機接口等熱點,而且還提出了AI智能體。這些概念在二級市場上很好用,但若響應的過于迅速,也未免有些刻意了。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