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公園的郁金香,照出了多少成年人的丑陋?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有的父母,是孩子“正身律己”的鏡子,有的父母,卻是一面哈哈鏡。
近日,南京中山公園中發生的一幕,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春暖花開,又是周末,公園里到處都是人。
一對年輕的父母,也帶著孩子來游玩。
公園里有一大片郁金香,正是盛開期,這么好看的花朵,很多人都在這里拍照。
這對父母一邊賞花,居然一邊做起了“采花大盜”。
媽媽上手摘了好幾朵花,還讓孩子也跟著摘花。
這時候,旁邊一個年輕小伙看不下去了,就說了一句:“誰摘花誰就是畜生。”
聽到這話后,這對父母瞬間炸毛,覺得他們辱罵孩子,與這對情侶發生了爭執。
這位爸爸更是把外套一脫,揚言:“工作就算不要,也要搞你。”
02到底誰在“毀掉下一代”?
這件事,在網上曝光后,評論區分成了兩派。
一派人,支持小伙的做法。
認為采花本身就不對,還當著孩子面這么理直氣壯,這種父母就是沒素質。
這樣的人,肯定也做不了好榜樣,當著孩子面在公共場合吵架,太丟人了。
還有一派,認為小伙的行為沒錯,但是說教的方式不對,當著小孩面,罵的太臟了,容易讓孩子有心理陰影。
03撕開文明遮羞布:我們正在批量制造“雙標家長”?
一朵花,看似事不大,背后折射出的卻是成年人的本性。這場鬧劇,最可怕的不是摘花,而是成年人的?行為分裂癥?:
嘴上說著“要守規矩”?,身體卻教孩子翻越圍欄;
朋友圈曬著“親子教育”?,現實里示范破壞公物;
投訴鄰居噪音時義正辭嚴?,自己卻覺得“摘幾朵花沒關系”。
更諷刺的是——
當孩子在學校因亂扔垃圾被批評,家長質問老師“為什么傷害孩子自尊”;
當孩子在地鐵踢人座椅,家長怒吼“和孩子計較什么”……
有些人,親手給孩子戴上“特權皇冠”,卻抱怨他們長成了“熊孩子”。
想起我在植物園的一個見聞:5歲男孩想踢仙人掌,母親攔住他:“你可以蹲下來看看,但觸碰會傷害它,也會刺痛你。”
孩子癟嘴要哭,母親繼續說:“如果每個小朋友都踢一下,明天來看花的人,就只能看到傷口了。”
再回過頭,看看相似的另一個案例。
一對母子在景點游玩,母親拿手機拍攝仙人掌。
而她身后的孩子,一直在用踢踹仙人掌,一連踢了很多腳后,母親回過頭跟兒子說了句話,然后繼續自顧自的拍照。
男孩更為大膽的舉動來了,他毫不顧忌地對著仙人掌再次開踢,直到連踹五腳,把最大的一株仙人掌給踹斷才罷休。
這時候,母親沒有帶著孩子認錯,反而迅速離開了現場。
事后,這條視頻被傳到了網上,景區負責人也找到了這對母子,要求他們賠償了500元。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母親明知有錯不認錯,反而全程袒護自己的孩子: “他還只不過是一個孩子!你們何必斤斤計較!”
可是,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所謂的孩子,個頭甚至超過了母親。
?教育不是一場“雙標游戲”?。
同樣都是賞花,合格的家長會指著櫻花對孩子說:“你碰掉一朵,就有人少看一瓣春天。”
不合格的家長,不僅帶著孩子破壞春天,還會把公共空間當成“自家后花園”。
04真正的素質教育,從承認“我們不如孩子”開始?
事件中最揪心的細節:
當父母和路人爭吵時,被晾在一旁的小男孩,默默把用手拉扯父母的衣角,試圖阻止這場爭吵。
孩子或許不知道大人為什么吵架,但他們能分辨基本的對錯。
真正需要教育的,是那些一邊抱怨“世風日下”,一邊教孩子鉆規則空子的成年人。
當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賞花時節。
希望,每一位父母帶孩子看花的時候,也能教會孩子一個道理——
?愛一朵花的最好方式,是讓它在枝頭燦爛到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