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近和特朗普通了電話,一談就是兩個半小時,表面看上去,他們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比如攻擊目標、交換戰俘,還有實現持久和平。不過,普京在談判桌上給特朗普留了一些薄面,未必是準備徹底握手言和。
在很多問題上,俄羅斯依舊沒有退步,普京就是想趁著戰場的有利局面,控制更多的烏克蘭領土。畢竟,未來真要是坐下談,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籌碼。這也意味著,俄烏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停火,可能還得再等等。
普京與特朗普
在此之際,普京的前助手、頭號心腹——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接受了法國媒體采訪。他直言:“只要上帝允許,只要實力夠硬,俄羅斯就會向四面八方擴擴張。俄羅斯的世界沒有邊界,哪里有俄羅斯的影響力,哪里就有俄羅斯的存在。”
同時,他指出,俄羅斯在擴張時,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得意忘形,不要拿太大的份額,得悠著點。
那如果那些地方的人不想“加入俄羅斯”呢?蘇爾科夫說,他并不否認人民的主體性,但他覺得歐洲的舉動(支持基輔的兩次政變),壓根兒忽視了烏克蘭人民的選擇。
他提到,2014年的時候,大多數烏克蘭人都講俄語,想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占少數。他指責西方強行給烏克蘭貼標簽,違背烏克蘭人民的意愿,試圖用武力強行征服烏克蘭。他顯然在暗示,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違背了當地人民的真實意愿。
德軍作戰司令部的烏克蘭地圖
蘇爾科夫還認為,蘇聯解體后,烏克蘭重返俄羅斯勢力范圍,是莫斯科和基輔雙方的目標。他說,“兩國其實就像一家人,畢竟血濃于水。一直有很多人在考慮兩國的和解或統一。即使在今天,他們仍然存在于戰線的兩側。"然而,2005年和2014年兩次西方介入的政變,讓俄烏之間的這種合作泡湯了。
在他眼里,目前的烏克蘭是一個“人造政治實體”,未來要是真正成了國家,也只能是在其“自然邊界”內,因此要小得多。他還預言,美國的政策將導致歐盟和北約解體,就像當年的蘇聯和華沙條約組織一樣。
他認為,俄羅斯目前的政治體制已經是“最有效的”,俄羅斯需要一個沙皇,因為歷史上沒有沙皇的時期,通常伴隨著災難。
蘇爾科夫與普京
蘇爾科夫說了這么多,他的話能代表多少普京的想法呢?要知道,他的身份非同尋常,曾在總統辦公廳擔任第一副主任,在聯邦政府擔任副總理,他還一手推動了統一俄羅斯黨和公正俄羅斯黨,這兩大議會黨的形成。
他在2018年寫了一篇文章叫《混血兒的孤獨》,討論了俄羅斯的身份問題,被譽為“俄羅斯意識形態的總導師”。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將普京時代,稱為俄國歷史上的第四個“長久之國”,和16-17世紀的伊萬三世、18-19世紀的彼得大帝、20世紀的列寧并列。他曾預言,普京和他的政策會讓俄羅斯走上一條與西方不同的道路,并且持續走下去。
烏克蘭士兵
蘇爾科夫做了這么多,無一不是在支持普京,想必他也極其受到普京的賞識,因為他提出的某些觀點,與普京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的某些想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比如,普京一直將彼得大帝當做偶像,稱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彼得大帝的政策。作為俄羅斯帝國首任皇帝,彼得大帝以其軍事擴張和國內改革著稱。普京覺得自己和這位老祖宗一樣,都是在為俄羅斯“收復失地”。
普京特別強調歷史的啟示,說俄羅斯這點挫折只是暫時的。俄羅斯即便在歷史中有過后退,但那只是為了再度崛起積蓄力量。彼得大帝打北方戰爭用了21年,而自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到2022年,普京才用了不到8年。
普京希望傳遞的信息是:勝利最終還是屬于俄羅斯。他試圖用這種歷史合法性,為自己的行動找依據。
普京
講來講去,新瓶裝舊酒的戲碼還是玩得溜。彼得大帝確實牛,不僅實現了俄羅斯疆域的擴張,還引入了西方思想。可是,現在的世界已不同往日。彼得大帝為俄羅斯打下的基礎,在當時是先進的,但如今呢?這個“新瓶”,裝的“舊酒”,能醉著誰?
現代社會已不是彼得大帝時期的舞臺。普京如果太過沉迷于歷史,對當下的形勢就不見得是好事。不論是崇拜彼得大帝,還是在烏克蘭擴充領土,普京做出的每一步不僅影響俄羅斯,還涉及整個國際格局。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頻頻放話,說不排除用武力手段奪取巴拿馬運河、拿下格陵蘭島,甚至說加拿大一定會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現在來看,普京引發的新瓶裝舊酒,會不會醉倒一片,還真是個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