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葡萄酒品質還是品牌推廣,中國精品葡萄酒逐漸形成了一個方陣,擁有令人驚喜的活力。近年來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與烈酒挑戰賽(IWSC)和醇鑒世界葡萄酒大獎賽(DWWA)等業界公認的全球頂級酒類競賽中斬獲多項獎牌和殊榮,受到了國際的關注和認可;有些在釀造工藝和包裝設計上下功夫,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多的中國風元素;有些則進入了五星酒店和高檔餐廳,在高端餐飲市場大放異彩;而有些產區依托風格各異的酒莊,推出多條葡萄酒旅游線路,讓消費者不需出國就能感受豐富多彩的酒莊旅行。
回顧2024年上半年,海關總署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數據,盡管進口量約為1.3億升,同比增長1.78%,但國內葡萄酒市場普遍動銷疲軟,葡萄酒行業仍處在復蘇過程中。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認為中國精品葡萄酒仍有逆勢增長的趨勢,通過盤點的中國葡萄酒酒莊的5大關鍵點,跟我們一起洞悉葡萄酒破圈之道!
01
中式美學的表達
Express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葡萄酒瓶身的酒標,不僅僅體現了葡萄品種、產地等信息,更是一張文化名片,方寸之間展現了審美情趣,巧妙地傳達了酒莊的風骨。不同于舊世界的貴族優雅和新世界的現代簡約,中國精品酒莊的葡萄酒酒標傳遞著中國文化獨有的含蓄委婉,極致之美。
△西鴿酒莊的玉鴿單一園系列酒標
就如西鴿酒莊的玉鴿單一園系列酒標,吸收了宋徽宗《桃鳩圖》中的中國美學思想,提煉出中國花窗線條元素作為酒標,呈現出中式美學的意境。
△迦南酒業“詩百篇”
迦南酒業葡萄酒品牌“詩百篇”則出自唐代詩圣杜甫作品《飲中八仙歌》。以詩喻酒,細說品牌融合西方與東方之斐成,歷史工法、純熟技術、渾然成色,為世紀佳作。以百篇喻層次,可豪邁萬里、可恬適溫雅,依氣候、品種、土壤交錯共織,醞釀時序酒品。
△龍亭酒莊海風萊系列
龍亭酒莊的海風萊系列白葡萄酒酒標為風景水墨畫,描繪的正是龍亭酒莊所在的海岸、山丘以及紅瓦黃墻的酒莊印象,酒莊的另一款龍亭醉桃春品麗珠桃紅葡萄酒的主體視覺,由兩只站在枝頭俏皮的喜鵲組成,靈動的喜鵲沐浴在春日的氣息中,春風拂面而來,吹散了枝頭的梅花,一派萬物復蘇,春回大地的景象。
△龍亭酒莊
整體風格運用中國傳統工藝——剪紙的表現形式,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配合桃紅的顏色,更是喜上眉梢。
△銀色高地“愛瑪私家收藏”
△賀蘭山巖畫(出自賀蘭山巖畫管理處)
銀色高地酒莊將對中國畫和詩歌的喜愛,應用在了新酒標設計和命名里。該精品酒莊的四款頂級葡萄酒上 “闕歌”“和合”“霞多麗珍藏”和酒莊最頂級酒款“愛瑪私家收藏”的新酒標,靈感源于賀蘭山巖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和合”,它的前身是“銀色高地家族珍藏紅葡萄酒”, “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它提倡對自然的尊重,提倡人類活動應與自然規律相合,正對應了酒莊不斷發展的釀酒哲學,即尋求與自然和諧相處。
△姜瑜醞釀“姜瑜醞釀六千里赤霞珠”
來自山東煙臺的姜瑜醞釀,年產量目前維持在2萬瓶左右,這家新酒莊也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酒款的命名中,暢銷款“姜瑜醞釀六千里赤霞珠”,考慮到葡萄從云南采收,運回煙臺經歷了六千八百里的路程,因此借鑒了岳飛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講述從高原到海濱的舌尖故事。
02
白葡萄酒逆勢增長
White wines buck the trend
2021年紅葡萄酒占中國葡萄酒產量的86.3% ,中國市場的葡萄酒消費主體也是紅酒。近兩年紅葡萄酒消費持續下降,但白葡萄酒市場份額卻迎來上漲,中國市場白葡萄酒品類近兩年的增長勢頭十分強勁。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的數據,當前全球白葡萄酒的產量已經超過紅葡萄酒,占比達到了49.3%。
如果說紅葡萄酒在中國反映了商務場景的送禮文化和將葡萄酒視為身份象征的觀念,白葡萄酒的興起恰恰反映了消費者的實際品位,后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在葡萄酒的消費上變得更“主觀”、更“日常”、更“悅己”,白葡萄酒正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休閑時刻里。
留世1246酒莊認為,和中國傳統白酒相比較,在健康概念方面,部分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酒精含量相對較低的酒類,而白葡萄酒通常比紅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稍低,具有清新、口感爽利、氣味芬芳等特點,可搭配的餐食和消費場景更多。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夏季變長、氣溫升高時,白葡萄酒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冷涼之后的白葡萄酒被視為夏季解暑佳品。
因2023年的白葡萄酒銷售較往年有所增長,在線上平臺和餐飲渠道都有不錯的表現,龍亭酒莊今年著力打造白葡萄酒品牌“海風萊”,白葡萄酒與更多類型的美食都有較好的搭配,特別是海鮮類食物,在年輕一代消費者中廣受歡迎。
“海風萊”是龍亭酒莊霞多麗和小芒森白葡萄酒的品牌名稱,此系列葡萄酒以蓬萊海岸的霞多麗、小芒森為主要原料,釀制出兼具果味與礦物味的干白葡萄酒,充分體現中國海岸葡萄酒的風土特點。去年該酒莊還發布了一款黑中白葡萄酒,是用紅葡萄來釀造的白葡萄酒,以圓潤的口感和馥郁的香氣博得了許多餐酒吧和團購客戶的喜愛。
03
“酒+旅”新賽道新體驗
A new experience in winery travel
△西鴿酒莊文旅綜合服務設施
得益于賀蘭山東麓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西鴿酒莊配套有專業品鑒區、圖書館、有機餐廳、莊園酒店等文旅綜合服務設施,為葡萄酒休閑度假游提供了理想的選擇。同時,酒莊所在地擁有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的古人類文化遺址,以及明長城等歷史文化資源,且周邊也已經形成了酒莊集群,政府也在配套建設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鎮,以上資源疊加一起為酒莊游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迦南酒業葡萄園
迦南酒業位于河北張家口的懷來縣,根據大家停留酒莊的時間和體驗需求,酒莊規劃了“經典參觀”和“深度參觀”兩種路線,其中“深度參觀”路線需時90-120分鐘,葡萄酒愛好者可以親身走入迦南酒業南山17號葡萄園,站在南山連墩上俯視產區,遠眺官廳水庫,并通過品鑒5款詩百篇美酒,對懷來風土和詩百篇葡萄酒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不同葡萄品種及產區風土的多樣性。
△寧夏農墾玉泉國際酒莊酒窖
寧夏農墾玉泉國際酒莊推出了“從一棵葡萄苗到一瓶葡萄酒,到一滴葡萄籽油”全產業鏈參觀旅游線路(延伸至苗木繁育中心、葡萄種植基地、國賓酒莊、葡萄籽皮渣深加工廠、玉泉國際酒莊)。酒莊設計開發了全方位的休閑觀光、葡萄園自主采摘,不但有專業品酒師講解、品鑒豐富多樣的葡萄酒,還結合寧夏得天獨厚地域飲食特色,推出“山海宴”主題套餐及閩寧情懷系列餐飲。
同時還構建了新潮露營游玩體系,圍繞摩洛哥主題帳篷以及集裝箱民宿,推出“品酒+露營”“燒烤+露營”“露天音樂會+露營”等眾多特色精致露營系列,讓游客實地體驗自然、美食、葡萄酒文化等田園式度假的快樂。如此多元化的產品業態,也能夠讓游客和葡萄酒愛好者真正體驗到寧夏酒莊的自然生態和獨特魅力。
關于近年來興起的酒莊旅行和垂直品鑒,我們采訪了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市場總經理張夢女士。
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市場總經理
張夢
張夢談到,基于消費端的深耕,一些中國酒莊在“酒旅融合”方面的投入非常值得關注,從 “到此一游” 走向 “悅己體驗”,當今的旅行需求正在發生轉變,游客不再執著于特種兵式的旅行打卡,旅行需求的改變,酒莊游則剛好滿足。與傳統跟團游相比,酒莊游是一種十分小眾的旅程,邊吃喝玩樂,邊參觀品鑒,還能了解葡萄酒的文化,是真正屬于當代人的旅行新玩法。
可能有人會質疑,酒莊旅游對企業來說究竟是不是一筆好的“經濟賬”,張夢女士的看法是:如果酒莊有專業的接待能力,與自帶流量的旅游平臺/運營商合作,或成立in house接待處,通過旅游帶動品牌知名度與銷售,酒莊游確實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營銷工具。以新西蘭的葡萄酒產業為例,超過85%的本土市場銷售都來自酒莊內的銷售和酒莊電商,可見好的運營、清晰的目標和持續理性的投入,“游”為“銷”所帶來的利益是值得期待的。
△“北酒造物”游學團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旗下“北酒造物”致力于葡萄酒的游學團,從2023年6月至今,總計有超百名客人加入他們,產區游學行程已在國內外5大產區留下足跡:寧夏銀川、云南香格里拉、山東蓬萊、河北懷來、西澳大利亞的瑪格麗特河,還有正在計劃中的新疆天山北麓產區。
04
高端餐飲及五星酒店的青睞
Collaboration of High-end Catering
2024年4月首屆“永利臻典——中國葡萄酒大賽”頒獎禮在澳門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500位葡萄酒專家、中國葡萄酒酒莊代表、業界人士、國際媒體和葡萄酒愛好者相聚一堂,共同見證揭曉多項備受期待的獎項。本次高水平的國際盛事,不僅彰顯了永利和澳門旅游業國際化的精致服務,更是一場推介中國佳釀的盛會,助力中國葡萄酒推廣至更大的國際舞臺。
△永利臻典——中國葡萄酒大賽
近兩年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精品葡萄酒向中高端餐飲渠道發力,與國內多家米其林、黑珍珠餐廳等五星酒店建立合作關系。在北上廣深、港澳地區,諸多奢華酒店、Bistro以及中餐廳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
“我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有了一定飲酒基礎的愛好者,喜歡小眾精品的這些消費者。目前酒莊跟全國一百多家餐廳酒館有合作。”——姜瑜醞釀。有意思的是,這些中國酒莊不僅與餐廳合作推出餐酒搭配的菜單,甚至還有更多有趣的“玩法”。
△戴鴻靖
戴鴻靖在2017年創立了小圃釀造,是中國“游牧酒莊”的先驅。戴鴻靖做過侍酒師、葡萄酒買手,還是葡萄酒講師,是國內第一批甚至第一個從消費端到生產端,從侍酒師轉型為釀酒師的葡萄酒人。
因為每一家餐廳和酒店都是獨一無二的,涉及不同風格的菜,每家對于葡萄酒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小圃釀造啟動了“聯合釀造計劃”,這一概念下,酒莊跟餐廳開啟“合釀”的玩法,在每年葡萄收獲的季節,小圃會邀請全國各地經營餐廳的主廚朋友們聚在寧夏,一起采收葡萄、榨汁、發酵,釀造符合餐廳菜式風格的酒款,合釀經過陳年,就會出現在菜單上。
△xiaopu x yaya’s pasta
攝影師 Christina Zhuang
05
多元化探索中國葡萄酒的未來
The Future of Chinese Wine
回顧2024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國內外葡萄酒行業仍在緩慢的復蘇過程中,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精品葡萄酒方陣究竟該如何破圈?酒莊要如何迎來屬于中國葡萄酒的高光時刻?
“當下電子商務的便捷性、場景化、興趣化和裂變化,已經成為全球葡萄酒銷售不可或缺的一種渠道方式。雖然線上銷售的份額放在酒類整體銷售中,仍不及線下,但卻是品牌都需要‘有’的存在。”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市場總經理張夢女士補充道,以京東為例,通過打通物流、供應鏈,線下布局京東酒世界,也在2023年初喊出了“力爭成為酒類行業首個破千億的零售渠道。”
同時,基于抖音、小紅書、視頻號生態所成長出的一批又一批酒類博主也在線上建立起了符合自身風格的內容IP,并通過品牌廣告、直播帶貨、自營產品、社群、酒類教育等多種方式實現變現。葡萄酒的線上線下絕不是對立面而是有機相生的整體,無論是京東的“極速達”服務,還是美團旗下的“歪馬送酒”,都在力圖做到“無界零售”。
△留世1246酒莊
從創立之初的“單一果農”逐漸轉變升級成留世1246酒莊,酒莊目前已經擁有自己的獨立電商團隊、酒店餐飲團隊、經銷商體系和酒莊直營的大客戶板塊,每個團隊獨立運作,基本上可以滿足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需求,也正是因為完善的團隊建設,當遇到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留世具備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以2023年為例,當疫情結束的時候,整個中國各行各業都陷入了行業萎縮,需求量銳減。但是留世酒莊受到的影響并不大,甚至實現了期酒銷售(留世將未來的酒,以配額形式銷售)。這個銷售模式也是根據留世自身的客群質量和留世葡萄酒的特點開發出來的。
△銀色高地酒莊莊主Emma
為了酒莊更好地發展,銀色高地酒莊找到了在全球葡萄酒業務中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Marco Milani來擔任酒莊總經理。清晰的職責分工不僅使他們在出口業務上更加專業,也使得莊主Emma能夠完全專注于葡萄酒釀造。如今,銀色高地幾乎覆蓋了亞太地區的所有國家,其中日本是最主要的市場,2023年累計出口超過4000瓶酒到日本。此外還新增了泰國、越南兩個亞洲市場,均取得了很好的反饋。
莊主Emma表示,隨著消費者對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增加,可持續性和有機葡萄酒的需求也在上升。越來越多的酒莊采用可持續種植和釀酒方法,以及認證的有機標準,以滿足消費者對可持續性產品的需求。這一趨勢在市場上推動了可持續性和有機葡萄酒的增長。
△釀酒師馮健
未來10年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的逐步成熟,中國酒莊將會面臨一場大浪淘沙的角逐。霄嶺酒莊總釀酒師馮健,2014年起扎根云南香格里拉產區,2019年正式創立“酩一酒莊Mingyi Wines”,開始嘗試高海拔黑皮諾和霞多麗的種植及釀造。馮健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正在迫使全球各酒莊開始改種更適合當地風土的品種或者尋找更冷涼的地方。
目前霄嶺所處的位置有一定的優勢,所以未來酒莊會略微擴大產量,尋找更多具備潛力的葡萄地塊。今年底馮健自己的葡萄酒品牌“酩一”也會和大家見面,希望葡萄酒愛好者通過它可以對香格里拉風土有更多的了解。
-The End-
文:丹楊
圖:酒莊、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提供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微醺過春天,帝都這9家酒吧喝起來!| 微醺
春風不解KPI,盡撩吃貨的心丨饗味
春日的浪漫,就藏在吃喝享樂的日常里(內含福利)丨一周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