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清晨,一縷陽光輕柔地灑在大地上。通往密云區大城子鎮的一處果園的路上,一輛警車呼嘯而過,打破了山間的寧靜。車上,我再次翻閱起了卷宗,紙張摩挲間,案件的緣由浮現在眼前。
身旁的助理細致地介紹起了具體案情:“老朱本是當地的果農,在此辛勤經營果樹十余年。2020年,京沈高鐵正式建成通車,高鐵線路沿著山勢蜿蜒而建,老朱家的果園就在山下不遠處。隔年夏天,老朱發現自家的果園遭遇了嚴重的水患,部分果樹被雨水浸泡致死,積水正是從高鐵線路的方向流過來。”
警車一路向南,越靠近果園的地方,山路越崎嶇不平,車身隨道路起伏顛簸。
果園積水疑云 現場勘查遇阻
“是不是因為他們是大公司,我的果樹被淹死了就沒人能管了!”剛一下車,我便看到老朱手中拿著枯樹枝,滿臉焦急朝我們走來。
我趕忙上前安慰:“老朱,您的案子正在審理中,我們就是來調查的,法院肯定會給您一個公正的結果。”安撫好老朱的情緒后,我和助理開始勘驗現場。果園的路格外崎嶇,布滿坑洼與碎石,腳下的泥土時軟時硬,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
勘驗過程中,老朱無奈地說,積水根本無法排干凈,盲目排水有可能會連累其他果農的果園,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果樹被水淹死。他通過村委會多次與高鐵公司協商,但對方表示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果樹被雨水浸泡是由于建設高鐵導致,拒絕賠償,最終無奈向法院多次提起訴訟。
庭審時,高鐵公司對于樹木死亡與高鐵建設的因果關系和損失金額均不認可。老朱申請進行因果關系和樹木損失鑒定,幾經周折后,鑒定機構向法官說明,因技術原因,鑒定機構無法對于此類復雜事項進行鑒定。老朱得知案件無法鑒定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我仔細翻閱著厚厚的證據材料,原被告提交的文件近千頁,既然鑒定公司無法鑒定,那我倒要抽絲剝繭,看看真相到底如何。
走訪調查尋真相 專家印證解謎團
經過勘察,我發現老朱果園所在區域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果園恰好在東北處的低洼處,依照地勢,雨水確實會從西南部高地流向這里。但過去這么多年,果園為何從未被淹?是因為去年降雨量異常,還是因為高鐵修建改變了原有的排水系統?我帶著疑惑來到果園所在地村委會找到了村書記。
“王書記,老朱家果園之前被淹過嗎?”我問道。
“栗法官,我們村果園之前都沒被淹過,修高鐵前村里有個蓄水池,后來修高鐵就把蓄水池占了,下雨后積水沒處排,可能會流到果園里面。我們跟高鐵公司反映了情況,2024年底重修了排水系統,就沒再出現積水。”
為了查明老朱果園被淹那年的真實降水情況,我走訪了附近村民,還前往鎮里氣象站了解降水情況,并向密云區國家基準氣候站調取了近三年當地的降水數據,通過逐天核對,我發現事發時降水量較往年并無顯著增大。
案情逐漸明朗起來了,但樹木死亡是否完全由積水問題導致,仍讓我心存疑慮。回到法院后,我查閱了大量果樹種植及養護的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到雨季果樹非正常死亡主要有三類因素:一是病蟲害影響、二是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三是施肥不當導致土壤板結。
隨后,我致電給密云區的農業專家,并將現場勘驗的視頻、照片素材發了過去。
“涉案果園果樹僅在低洼處連片死亡,且從視頻中看,樹根腐爛應該是浸泡導致,依據現有證據和日常經驗,基本可以認定,果樹死亡與高鐵公司排水問題存在因果關系。”專家的一番話,印證了我心中的猜想。
賠償標準起爭執 下鄉量樹促公平
解決了因果關系的問題,如何確定損失價值又成了一道難題。因為難以通過鑒定來確定樹木的價值,高鐵公司與老朱之間的分歧和爭議,如同兩道平行線,難以交匯,調解工作又一次陷入僵局。
“法官,我們根據市場行情,給出的賠償標準已經很合理了”,高鐵公司代理人說。
“合理?果園里的樹我養了十幾年才長成這樣,每年能掛果幾百斤,你們給這仨瓜倆棗!我絕不接受!”老朱說。
雙方立場堅定,針對補償標準各執一詞。
為了打破僵局,我查閱北京地區林木十幾種補償標準方案,同時檢索全國各地的裁判案例,并把相關方案和案例整理制成表格進行對比,力求做到有理有據。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后,我多次組織雙方進行面對面談話調解,隨著溝通的深入,雙方的態度逐漸開始轉變。
最終,雙方都同意采用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相關補償標準中確定的林木建議標準單價來計算賠償金額。確定了賠償標準后,我立刻叫上書記員“走,咱們下鄉量樹去!”。
七月流火,暑氣蒸騰。聒噪的蟬鳴此起彼伏,太陽炙烤著大地,每寸土地都散發著炙熱的氣息。我和書記員拿著卷尺,在果園里穿梭忙碌,仔細測量并將受災果樹的周長記錄下來。果園里的樹木分布零散,我們穿行果園之間,汗水很快浸透了制服。
“法官,天太熱了,差不多就行了,少量幾棵也沒關系”老朱心疼地說。
“多量不行,少量也不行,法院是保護你們的合法權益,怎么能馬虎!”我朝在場的老朱和高鐵公司的代理人說,大家都會心一笑。
不久前,案件的判決書下達。高鐵公司的代理人收到后立即打來了電話:“栗法官,判決我們收到了,您辦案時的耐心細致我們都看在眼里,您讓老朱聯系我們,我們盡快支付案款!”我趕忙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老朱。
“栗法官,太感謝您了,我心里沒底啊,一直擔心自己拿不到賠償。您為我的事不辭辛勞,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謝您。我加急做了一面錦旗,這就給您送過去!”老朱在電話那頭激動地說。
放下電話,我心中滿是釋然,一種撥云見日的釋然涌上心頭。老朱憤怒時緊握的樹杈、高鐵呼嘯而過的轟鳴聲、果園里葉片下斑駁的陽光,這些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不斷交織、重疊。
“司法為民”這四個字從來都不是空洞的口號,它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案件里,承載著當事人對于公平正義的期盼。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望著卷柜里整齊排列的卷宗,想到每一個案件背后當事人的信任與期待都得到了回應,我的心中充滿了知足與慰藉。
以上內容來自密云法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頭條
密云資訊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