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3歲的馬斯克,再次宣布喜得貴子。
這次,全球的媒體鏡頭,再一次對焦令人咋舌的生育清單。
2002年到2025年,這位科技狂人,和4位不同的女人,一共生育14個孩子。
但是,這場星際級生育計劃中,最特殊的是,他公司的女高管希馮·齊里斯。
希馮和馬斯克的組合,堪稱“反套路聯盟”。
兩個人既沒有戀愛關系,也沒有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卻通過體外受精技術,接連生育了4個孩子。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耶魯學霸、風投女王,選擇以“單親媽媽”身份,獨自撫養孩子。
不僅如此,她同時還保持著令人艷羨的事業成就。
1986年,希馮出生于加拿大一個多元文化家庭。
她的母親是印度裔,父親是加拿大人。
從小,希馮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是學術和體育雙優的耶魯學霸。
她不僅手握經濟學與哲學雙學位,還是冰球隊守門員。
她創造了“場均失球率最低”的紀錄,被封為“耶魯史上最佳門將”。
畢業后,希馮進入IBM參與全球小額信貸計劃,周游世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金融服務。
2011年,希馮創立了風投基金,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
29歲那年,她入選《福布斯》的“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
2016年,馬斯克找到這位天才投資人,并邀請她加入特斯拉和Neuralink。
從此,希馮開啟她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2020年,34歲的希馮,成為Neuralink最年輕董事會成員,被業界稱為“AI女王”。
希馮的職業生涯步入巔峰,但感情上,她既沒有戀愛、結婚,卻生了娃。
她的這一行為,驚動了所有人。
2021年感恩節,希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生了一對龍鳳胎。
更令所有人驚奇的是,孩子的生父正是馬斯克。
這場沒有戀愛關系的生育實驗,徹底顛覆了公眾對名人私生活的想象。
馬斯克和希馮,兩人通過體外受精技術懷孕、生子,全程沒有發生過性行為。
希馮坦言,選擇馬斯克作為精子捐獻者,是在匿名捐獻者,與偶像之間做出的最容易的決定。
馬斯克呢,是將生育,視為拯救人類文明的使命的人,他甚至鼓勵希馮多生孩子。
他認為“聰明人應該多生孩子,維持人口更新率”。
盡管馬斯克每周至少探望孩子一次,陪喂飯、開視頻會議,但他始終以合作伙伴身份參與養育孩子,而不是父親身份。
希馮一直堅持獨立撫養孩子,并且孩子隨母姓。
直到2022年,兩人才通過法律程序,將馬斯克列為父親身份。
這種“半參與式育兒”的養育方式,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有人說馬斯克“只管生不管養”,也有人贊嘆希馮“既做超級英雄媽媽,又當職場女王”。
不過,對于養育費用,希馮有足夠的實力。
她需要的僅僅是,在孩子們的生活中,爸爸的偶爾參與。
希馮的財富更是讓世人矚目。
截至2025年,她凈資產約1.08億人民幣,月收入超65萬人民幣。
她完全具備,獨立撫養孩子的經濟能力。
在馬斯克旗下公司,希馮從項目總監,一路晉升至董事會。
她主導過特斯拉自動駕駛,Neuralink芯片設計等核心業務。
同事對她的評價是,“理性得像臺精密儀器,但內心藏著熾熱的母性”。
雖然希馮與普通人的生育觀不同,而身為孩子父親的馬斯克,這個世界傳奇人物的感情和生育觀,也令人唏噓。
1971年6月28日,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
他的父親是英荷混血工程師,母親是加拿大籍模特兼作家。
父母親離婚后,馬斯克跟隨父親生活,但母親梅耶·馬斯克對他的影響更多。
她是兒子馬斯克的科學啟蒙人。
馬斯克10歲就有了第一臺電腦,12歲開始自學編程,并開發太空游戲《Blastar》。
之后,他以500美元將其售出,賺到人生中第一桶金。
17歲高中畢業后,馬斯克放棄南非國籍,一個人到加拿大投奔母親。
后來他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罕見的“經濟學+物理學”雙學位。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
然而,第二天就退學,和弟弟卡姆巴·馬斯克共同創立Zip2公司。
他的公司成為《紐約時報》等媒體的線上內容服務商。
1999年,康柏公司以3.07億美元收購Zip2,馬斯克獲得2200萬美元啟動資金。
在事業成功的同時,馬斯克的感情之路,也頗為順暢。
在加拿大皇后大學,馬斯克和賈斯汀·威爾森兩人相識。
2000年兩人結婚,一共生育5個兒子(雙胞胎、三胞胎等)。
因為馬斯克對家庭的高度控制,賈斯汀不堪忍受,2008年兩人離婚。
2010年,馬斯克和塔盧拉·萊莉結婚,兩年后兩人又離婚。
2013年,兩人復婚,之后又離婚,如偶像劇般斷不開,扯不清。
萊莉曾評價馬斯克,“不可思議卻令人疲憊”。
塔盧拉·萊莉離婚后,僅獲420萬美元和一輛特斯拉Roadster。
2018年,馬斯克和加拿大歌手格萊姆斯相戀,生育一兒一女。
2021年,兩人分手,但仍然共同撫養孩子。
截至2025年,馬斯克共有14個孩子。
馬斯克,一直認為生育是拯救人類文明,他自己也堅持多生孩子。
對于養育孩子,他堅持“疏離式育兒”,但每周都會探望孩子,陪他們度過一天。
馬斯克還在繼續他的“星際造人計劃”。
而希馮正帶著孩子們參加科學展覽,或與馬斯克討論腦機接口技術。
不管是傳統的生育養育,還是這種“半糖式育兒”,人們可以自由選擇。
真正的自由,是擁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正如希馮所說:“我從沒想過,復制別人的生活,我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