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三國舉行的“自由護盾2025”聯合演習,以虎頭蛇尾的形式匆匆收場。美國清楚地知道,中東地區的硝煙已經再次燃起,再不從東亞地區撤軍,美國和美國盟友以色列的損失只會更大。
美國"政治新聞網"指出,此前在東海與日韓聯合演習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即將轉場中東,與已在紅海部署的"杜魯門"號航母形成雙打擊群。
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首次在中東部署雙航母,距離2024年9月"林肯"號與"羅斯福"號雙航母威懾伊朗僅隔半年。兩艘航母合計攜帶超過150架艦載機、萬噸彈藥及上萬兵力,其戰略意圖直指伊朗。
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樓同步延長"杜魯門"號部署期限至少1個月。該航母去年12月進入中東后,已執行數十次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任務。
美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3月23日透露,美軍近期成功摧毀胡塞武裝導彈指揮部、無人機工廠等關鍵設施,但代價是75%美籍商船被迫繞行非洲好望角,每天損失超百萬美元航運成本。
此刻增派航母,既是對胡塞持續襲擊的強力回應,更被外界視為對伊朗的"隔山打牛"式威懾。
面對美軍壓境,伊朗展現出強硬姿態。外長阿拉格齊3月23日通過社交媒體明確表態,"伊朗已做好戰爭準備,但絕不主動求戰。"
這番發言的背景,是哈梅內伊在伊朗新年講話中警告美國:"用威脅永遠不會從伊朗得到任何東西,邪惡行為將換來嚴厲耳光。"伊朗兩大高層接連發聲,既是對美軍部署的及時回應,也暗合伊朗"以戰止戰"的戰略傳統。
近期,伊朗已經完成了多項備戰工作,與中俄兩國在波斯灣入口處等地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
更值得關注的是,伊朗與胡塞武裝的聯動日益緊密。美軍截獲的情報顯示,胡塞使用的彈道導彈導航系統中,“發現伊朗軍工企業的技術模塊”。
伊朗之所以開始做最壞準備,是因為特朗普早已對德黑蘭發出戰爭威脅。上個星期,媒體曝光特朗普致信哈梅內伊,要求兩個月內簽署新核協議,否則"考慮軍事選項"。
這封被伊朗稱作"充滿語法錯誤"的信件,實質是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2.0版"的縮影,通過雙航母編隊直接威懾伊朗,切斷伊朗石油出口通道,同時以"最后通牒"倒逼談判。
但德黑蘭顯然不吃這套。阿拉格齊在采訪中直言,"伊朗不關心特朗普的期望,只做符合伊朗利益的事。"
總的來看,當前局勢與2020年蘇萊曼尼事件的背景,有著相似之處,但存在一些新的變量。一方面,胡塞武裝首次具備打擊印度洋船只能力,迫使美軍擴大護航范圍;
另一方面,伊朗已經兩次用大規模導彈襲擊了以色列,證明伊朗有對美以“掀桌子”的能力。特朗普政府"以壓促變"的策略,恐怕很難在伊朗身上起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