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香港《大公報》發布題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評論文章表示,近日,某知名港企擬將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在內的43個海外港口經營權拋售給美資財團貝萊德引發輿論熱議,當中不乏尖銳的批評聲。今次拋售事件看似是“普通的商業行為”,實則須置于復雜的大國博弈背景下考量。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背后與美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控制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等港口,美國便可進一步鞏固對全球航運網絡的控制權,遏制他國發展。
受此消息影響,長和系股價今日再次下挫,截至發稿和黃醫藥大跌7.95%,長實集團大跌6.98%,長和下跌3.9%,其中長和最近11個交易日大跌16.49%,目前報43.1港元/股,在這11個交易日中市值蒸發323.6億港元。另外三只市值超過超千億港元的長江基建集團、電能實業、長實集團股價也紛紛大跌,長江基建集團最近7個交易日,從高點大跌近13%,市值蒸發172.4億港元;電能實業最近8個交易日大跌10.66%,市值蒸發122.43億港元;長實集團11個交易日大跌超過12.94%,市值蒸發162.75億港元。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那些為李嘉誠說話,狡辯他是商業行為的,顯然也是忽略了這件事在國家政治層面上的影響,更或者說,拿著燙手的“經費”來洗白而已。在李嘉誠拿著這兩個港口時,美國一直在宣稱中國威脅論。特朗普也一直對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但特朗普可不單單是為了賺錢,他想要巴拿馬更多是出于政治原因。在美國看來,中方參與運營就是錯的,如果真的駐兵那更是一個大大的“把柄”。可特朗普卻將巴拿馬稱作是美國的重要資產,不給還要派兵搶,美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卻要中國因為“擁有巴拿馬運河”而感到羞恥。
今日脅迫霸凌的始作俑者,在二十多年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面目。1999年,針對和記黃埔競得巴拿馬港口經營權一事,美國務院曾特地發布情況說明,強調美國不認為授予港資企業經營權對巴拿馬運河構成威脅。“美國政府的幾個部門,包括聯邦海事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工作人員,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有能力控制巴拿馬運河運營的結論”。
港口(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輝率中共代表團訪問巴拿馬,會見巴主要政黨領導人,同智庫學者等座談。馬輝表示,中方愿同巴政黨、智庫加強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鞏固中巴友好關系民意基礎。巴方表示,愿深化雙方友好交往,凝聚合作共識,推動巴中友好事業持續發展。
以上樁樁件件,讓我們和巴拿馬政府的關系,最近出現了波折。這就給政黨外交提供了一個機會。官媒報道中共代表團和巴拿馬各個政黨之間的交流,雖然不直接涉及到政府關系,但肯定會與巴拿馬執政黨有溝通;而且巴拿馬也有反對黨,他們對美國的態度、對運河之爭的態度可能與巴拿馬執政黨有不同,這就給中方盡最大可能維護利益帶來契機。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資料圖)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3月強調,此類缺乏署名和實據的報道毫無價值。他此前曾多次駁斥美方有關巴拿馬運河的說法,并表示巴拿馬將堅定捍衛運河主權和國家獨立。路透社上周報道稱,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表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揚言要“奪回”巴拿馬運河的背景下,美國軍方必須努力提供相關選項,以確保美國能夠完全使用巴拿馬運河。對于這一報道,穆利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沒有人署名給出這樣的說法,我就不認為它有任何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