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湖南創業!
文 | 怡晴
編 | 園長
杭州有自己的“六小龍”,湖南則有自己的“金種子”。
2025一開年,湖南省就打響人才爭奪戰,為城市未來的發展注入人才活力。這樣的活力,透過由湖南衛視王恬工作室制作的《奪金2025》就能窺得一二,節目播出過程中,觀眾才意識到,原來大學生創業者眾多,且創業靈感妙趣橫生,理工女就業環境差就自己當老板,創二代一開始雖贏在起跑線卻也有科研認知不足的問題,投資人“咄咄逼問”一針見血卻幫助大學生完善創業邏輯……
在這里,選手們用熱愛講故事,用青春燃燒創業的激情,讓人忍不住感慨:你的大學我的大學,好像不一樣。
最后一期的奪金榮耀盛典,更是將大學生的創業激情推向高潮。
在現場,來自生物醫藥賽道金種子劉園園、 文化科技賽道金種子蘇行、 人工智能賽道金種子顧善植、 節能環保賽道金種子周梓博、 先進制造賽道金種子查子涵、 航天航空與低空經濟賽道金種子吳睿恩六位選手,不僅成功簽約湖南省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獲得50-100萬不等的首次投資,后續還有可能獲得追投、跟投、接力投,接二連三地被投資人看中。
這一次,大學生創業不是玩票,而是來真的。
《奪金2025》播出以來,節目收視十二連冠,截至2025年3月24日14:30,《奪金2025》全網傳播總量21.61億次,被《人民日報》稱為有“大情懷”的口碑節目。大學生們把它看作“創業圖鑒”“就業指導”,投資人和企業家把它看作人才挖掘的“潛力培養皿”,而湖南更是拿出誠意,用“七個一”的優惠政策添把火,鼓勵所有大學生來湘創業。
《奪金2025》正在告訴所有大學生:不用害怕失敗,湖南會用真金白銀,讓金種子變為金果子。
榮耀盛典,點燃“創業passion”
追完《奪金2025》12期節目后,才發現這檔節目多有格局。
過關斬將的金種子選手之一查子涵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作為先進制造賽道的突圍者,大專生查子涵打敗眾多高學歷競爭者,項目估值達500萬,獲得20盞投資人專家的亮燈,學歷的壁壘,在這一瞬間被打破。 不是只有高學歷才有資格創業,大專生同樣可以逆天改命。
女性創業者劉園園的故事,也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家庭與夢想如何平衡,成為很多女性企業家無法回避的問題,但當劉園園站在《奪金2025》的舞臺上,講出項目估值不超過3000萬時,女性上桌的故事正徐徐展開。
看完這檔節目,網友也忍不住燃起來:“只有考上985和211才能創業嗎?并不,專科生也可以打敗博士生!”“00后搞錢有多野,手把手教你抄作業,吳睿恩理工劇男主照進現實!” “又一次看到了女性上桌的意義!”
本以為這是一檔以“大學生創業”為噱頭的節目,沒想到在六位金種子選手簽約成功、獲得投資的那一刻,卻展示出了一檔節目應有的價值感。 六位金種子并沒有空手而歸,而是成功獲得第一筆啟動資金和各方追投,保住項目的未來發展。選手顧善植、周梓博甚至成為被爭搶的熱門對象,讓投資人爭相遞出合作的橄欖枝,生怕錯過一只獨角獸項目。
從面對大學生競演、走進企業感受一家公司的成長與發展,再到最終面對各大投資人的“審判”,《奪金2025》正在成為湖南省人才集合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湖南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熱情。
春節期間,關于“杭州六小龍”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黑神話:悟空》的“原產地”來自這里,在央視春晚舞秧歌的機器人來自這里,就連火遍全網的deepseek也出現在這里。杭州到底有怎樣的魅力,能夠持續孵化出這么多的科技新貴?
答案是,政府在想盡辦法留住人才。杭州第七龍靈伴科技高管就曾在采訪中透露,2023年申報余杭區獨角獸,300萬補貼僅8分鐘到賬。優惠的政策,精準的補貼,是人才選擇杭州的原因。
這樣的故事,如今正在湖南上演。《奪金2025》的目的,從來不是孵化六個賽道的創業項目這么簡單,而是拉攏更多大學生創業人才,孵化屬于自己的“湖南六小龍”,甚至更為龐大的科技創新隊伍。
讓觀眾熱血的,不僅是湖南打破學歷、性別壁壘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態度,還有在鼓勵過程中,拿出來的“誠意”。
一方面,湖南透過湖南衛視的窗口,集各大圈層之力,進行不遺余力的宣傳,找來脫口秀冠軍徐浩倫和譚湘文拍攝宣傳片,用接地氣的方式將這份鼓舞人心的創業熱情傳遞到更多大學生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節目組通過自身的影響力,集合來自全國各大資深創投公司的專業創投人,對選手們進行扶持,企業家李想出現在屏幕中為大學生們答疑解惑;榮耀盛典上,現場有22位創投人,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給出指導性的意見,讓項目能夠在功能、市場、商業化方面做到兼得。
另一方面,透過節目,我們也可以看到,大學生在湖南創業,不再是一件難事。奪金榮耀盛典的最后,湖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祝孟輝,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宛晨,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焦華芳,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斌,湖南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柴世欽,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葉妙,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總編輯龔政文悉數到場,從政策、基金、孵化、導師、課程、典型、宣傳七個方面,分別喊出“七個一”的行動宣言,誠摯歡迎大學生“來湖南創業!” ,為所有創業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大學生創業更有底氣。
來到湖南,創業的問題將得到解決,大學生的創業passion,也正通過這檔節目被點燃。
《奪金2025》孵化出了六位金種子選手,但在未來,這個數字將會激增,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創業福音”。
先挖金種子,再變金果子
《奪金2025》的播出,獲得的不只是好評,還有部分來自觀眾的質疑: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進行創業,到底是“玩票”還是“仰望星空”?
有這樣的困惑并不奇怪,畢竟在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比例僅有1%-2%,創業的意識既沒有深入根植于大學生群體,更沒有普及到大眾。
但大學生創業并不是一個偽命題。相關數據顯示,整個世界著名大學的大學生創業比例高達30%,大眾熟知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以及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喬布斯,都是在大學期間便有了創業意識。
在國外,大學生創業的案例不是少數,而在中國,也不乏這樣的樣本。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大學期間就與同學一起創辦“餓了么網上餐廳”,ofo創始人戴威大學就讀期間和同學創辦了共享單車品牌,而在節目中出現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也形容“時機”比“經驗”更重要,即便重新選擇,自己也會在大學時期進行創業。
事實上,中國大學生創業群體規模比我們想象中要龐大。 早在2022年,《中國青年發展報告》調查研究就顯示,從年齡和職業背景看,19-23歲的大學在校生、應屆畢業生、畢業后待業人員是青年創業主體,其中20歲為創業高峰年齡,在校大學生占比超過半數。
在中國,大學生創業的概念不是異想天開,而是需要得到重視,獲得啟動資金的扶持、社會資源的對接等,創業夢才能被實現。
2024年9月的互聯網岳麓山峰會上,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向全世界大學生發出來湘創業的邀約。2025年3月21日,中南大學學生計昊天握著創業計劃書,向省委書記沈曉明匯報鋁電解巡檢機器人項目的進展。2025年3月23日,《奪金2025》里的六位金種子選手,最終都決定將項目扎根湖南發展,大學生到湖南創業成為了一種流行。
究其根本,是因為湖南洞察到當代大學生創業的痛點——啟動資金少、融資難、創業思維不完善、創業窗口少、創新能力不足等,并舉全省之力,幫助大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到湖南“背著雙肩包就能創業”的效率。
最令人心動的是湖南的資金保障。比如成立首批規模5億元的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存續期10年,重點支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支持所有愿意到湖南創業的大學生。
大學生如果申請20萬元以下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的,免除相關手續,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最高提高至400萬元,推動大學生就業創業財政精準補貼,一鍵解決大學生創業因啟動資金少而無法成功孵化項目的問題,為創業一路開綠燈。
拿到啟動資金后,對于項目的孵化,湖南也是“組團賦能”,填補大學生創業在認知方面的不足,幫助大學生落地創業項目。除了基金矩陣,湖南還有20個左右創業孵化基地、3個服務平臺、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機制,以及1支由500名代表組成的創業導師團,點對點服務,手把手教學,減少大學生創業走彎路的情況,進一步提高成功率。
幫助有創新意識的大學生創業,也鼓勵廣大的畢業生群體有創業意識。大學生并不是無業可創,更多時候,是大家不知道機遇和窗口在哪里。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湖南還在各大報道中點明本地的產業優勢。在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這方面有創新意識和實力的大學生人才,在本地大有用武之地,不需要擔心創業項目的長遠發展。
金種子只是開始,讓金種子變為金果子,才是最終目的。從優勢、政策、資金、到紛至杳來的大學生們,一座城創業的決心正在湖南上演。
落地創業夢,未來“六小龍”
從表面上看,《奪金2025》是一本大學生“創業圖鑒”,幫住創業的大學生們打破信息壁壘,知道政策優勢、資金流向在哪里,鼓勵更多青年群體抓住機遇,理解創業的意義,埋下創業的種子,成為像“杭州六小龍”這樣的湖南潛力股。
實際上,節目的影響卻關乎一座城人才、產業發展的活力。
湖南之所以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業群體規模,一方面是吸引頂尖人才來湘,帶動資金的進入,《每日人物》曾報道,杭州六小龍的火熱,讓與之擦肩而過的投資人們悔不當初,好的創業人才和項目,會不斷吸引資金的注入,湖南給予大學生創業人才的補貼,也將帶動新一輪投資人對本地產業的關注,從而吸引更多資金,形成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創業的同時,也可以帶動本地的就業率。
除了創業難外,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直廣受關注。 智聯招聘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117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慢就業和自由職業比例在升高。
而一個創業項目,帶動就業率的能力不容小覷,《中國青年發展報告2020》中提出青年創業必要性時便指明:保就業就要依賴創業,創業對就業帶動作用突出,對城鎮就業增量貢獻超過90%。
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吸引來的不僅是上游的投資者,還有下游市場中的就業人才,如此一來,既解決本地就業壓力,也緩解企業人才招聘的壓力。
《奪金2025》盤活的不只是大學生創業的信心,還有整個地區的人才活力,“金種子”一旦變成“金果子”,湖南會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自己的“人才蓄水池”。
2025年,deepseek的出現,讓大眾具象地感受到“科技改變世界”的力量,設計師可以利用AI智能生成需求,減少設計成本;文字工作者也可以根據AI智能的建議,提升工作效率;隨著大廠對deepseek的不斷接入,我們可以看到AI智能正在影響和改變大眾的生活。
《奪金2025》節目的許多項目,也都兼具“讓大眾生活更美好”的意義。人工智能賽道金種子顧善植便利用AI智能,布局十二大垂直業務板塊,為各行各業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看齊“杭州六小龍”,甚至引入“量子計算”,挖掘下一個引爆點;航天航空與低空經濟賽道金種子選手吳睿恩利用生物威懾原理進行驅鳥,創造云鷹系列化產品,減少鳥害,保障大眾的安全出行。
湖南,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這里是一個文化大省,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蘊和現代都市文化相交融,城市居民有著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幸福指數高,有旅行過程中必須要打卡的文和友、茶顏悅色,也有為打工人津津樂道的高性價比房價。
影響中國青年群體創業的因素,除了上文提到的資金扶持、政策優惠、業務來源等外,創業動機所帶來的幸福感與價值感,也影響著大學生是否創業的意志。湖南低生活成本、高幸福感的生活環境,更能留住人才,讓大家在這里激情創業、安穩就業。
而這些人才,將會像六位金種子選手、以及杭州六小龍一樣,成為改變行業、改變城市乃至世界的存在。
《奪金2025》或許只是一檔節目,但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城的生命力正在被延長。
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后臺回復“進群”加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