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界消息,澳大利亞反對黨中右翼自由黨領袖彼得·達頓表示,如果贏得即將到來的大選,他將首先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會面。他認為,盡管與美國新政府的緊張關系不斷升溫,但這兩個長期盟友必須加深關系。他將比現任總理更有能力與特朗普政府接觸,并重申美國仍然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現任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2022年5月上臺后首先訪問的是印度尼西亞,截止目前尚未與特朗普會面。
美國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軍事部署加速。據路透社報道,首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將于年中入駐珀斯附近的斯特靈海軍基地,后續三艘將在2027年前完成輪換。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稱,此舉旨在“應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變化”,而美國官員則直言不諱地表示,這一布局與“遏制中國影響力”直接相關。悉尼大學戰略專家迪恩指出,斯特靈基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美軍“介入亞洲事務的跳板”,但也可能激化區域緊張局勢。
彼得·達頓(資料圖)
中國同澳大利亞一向是友好的貿易伙伴,但在莫里森的執掌下,中澳關系降溫,中澳貿易也因此受到了波折。在2022年的換屆選舉中,莫里森不敵工黨敗選。而新上臺的阿爾巴尼斯對華態度更加務實與積極,這也為中澳關系改善起到了促進作用。在阿爾巴尼斯執掌下,中澳貿易得以升溫,這給當地民眾帶去了不菲的利益。但作為反對黨,他們勢必也不會坐看工黨坐大。隨著換屆選舉日期臨近,近期反對黨就一事,同執政黨展開了唇槍舌戰。
2025年3月13日,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接受澳電視七臺資深政務記者萊利(Mark Riley)專訪。萊利:近日,中國海軍艦艇到訪澳周邊海域,有輿論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將威脅澳國家安全。您怎么看?肖大使:我認為這些擔憂毫無必要。有關演訓活動是中國海軍日常演訓的一部分,與中方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演訓并無不同,只是碰巧在特定時間出現在特定地點,不會影響中澳關系,也并非如有些人想像的與澳大選有關。
澳大利亞(資料圖)
事實上,肖千大使之所以接受澳媒的采訪,起初是想向澳方傳達會議成果、鞏固中澳關系。結果記者非要把話題往中國軍艦環澳航行上引,肖千大使這才不得不把話說明白。概括來講,肖千大使重申中國軍艦的環澳航行,完全符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且已事先發布通告。但同時,肖千大使亦敲打了一下澳大利亞,指出中國軍隊會奉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開展演習,類似事件曾經發生過,未來也許還會發生,澳方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澳方表示,這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到達的最南端,讓澳大利亞深感不安,因此迫使澳大利亞不得不認真審視本國日益老化的艦隊,分析人士稱,澳大利亞海軍是該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艦艇最陳舊、規模最小的海軍。報道中還詳細對比了中澳兩方的軍力,稱此次解放軍派遣的兩艘軍艦上共有144個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而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10艘軍艦加起來總共只有200個這種系統。澳方專家馬庫斯·赫勒稱,解放軍的行動是讓澳大利亞“在自己的后院里難堪”。
澳大利亞(資料圖)
綜合來看,就中澳雙方軍事實力對比而言,中國占據更大優勢。但必須明確的是,戰爭絕非解決問題的理想途徑,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衷心期望中澳兩國能夠擱置分歧,通過對話與協商妥善解決矛盾,攜手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歷史表明,戰爭從未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項。中澳近期重啟防務磋商,表明雙方仍留對話空間。或許,化解危機的鑰匙不在導彈射程內,而在談判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