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過程中,諸多環節都令人糾結苦惱,工程收尾階段遺留材料的處理便是一大難題。退材料吧,手續繁瑣不說,退得的費用往往還抵不上搬運成本,實在不劃算;要是直接當作垃圾清理扔掉,又著實可惜,畢竟這些材料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就在我為泥工工程結束后剩余的一堆材料發愁時,靈機一動,決定讓師傅在陽臺陽角的角落砌個水池。
雖說這額外花了 200 元手工費,可當水池完工,效果驚艷眾人。它不僅巧妙利用了剩余材料,避免了浪費,還為陽臺增添了實用又美觀的功能區。日常洗洗涮涮方便至極,看著這別具一格的水池,我滿心歡喜,深感這錢花得值,自己這主意實在太妙 。
自己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原因也比較簡單。就是家里所剩的材料,實在是太雜了,可以說什么都有一點。所以只有砌個水池,才可以都利用起來。再加上陽臺若有一個水池,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方便的。就算不拿來養魚養植物,當個拖把池來使用,也是很實用的。
當然,從師傅的過程中來看,雖然這個小水池他收了200塊的手工費。但是就目前來看,還是比較值得的。因為我最起初的想法,就是讓師傅砌一個很方正的造型。可不曾想,師傅考慮到整體的美觀性,還給水池做了一點點造型。接著鋪上家里所剩下來的馬賽克,以及一些碎磚,初步效果就如下圖中那樣。
而最讓我感到意外的,在這個水池基礎做好之后,師傅還給我做了抹白處理。所用到的材料,除了一些剩下來的填縫劑,還有半袋白水泥。而據師傅說,其實用白水泥來做勾縫抹白,比瓷磚填縫劑效果還要好。雖然白水泥表面沒有那么光滑,顯得也比較粗糙,但吸附力卻很強。這也是當初在鋪瓷磚時,為什么要求買一袋白水泥過來的原因。
而關于這個小水池,師傅為什么要收200塊。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水池是后加的,而陽臺上的地磚已經鋪好了。所以考慮到后期的防水問題,在砌之前,還得把之前鋪好的地磚給砸掉,然后刷上防水,最后在鋪上碎磚。因此,整個施工過程,還是比較麻煩的。不過從最后做好的效果來看,發現自己賺了,畢竟砌這個水池,自己都沒有操心過,全部都是泥工師傅來做的,自己是相當的滿意。
在陽臺上弄個小水池,是很普遍的做法。很多朋友在裝修時,也會這樣做。所以大家在裝修時,如果家里的情況也和上面一樣,也可以來借鑒一下。這確實把材料給很好的二次利用了起來。還有一點,就是防水這塊,一定要做好,并且盡可能地延長閉水時間,以確保不會給樓下帶來滲水隱患。還有就是水池的大小一定要控制好,因為有的陽臺樓層是二次澆筑的,所以水池太大,就會給陽臺帶來負重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