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歲就成了孤兒
8歲被關進監獄
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歷經磨難 顛沛流離
卻始終向陽而生
他一生為祖國做了兩件大事
每一件都驚天動地
他常說:
“是人民將我養大,
我幾輩子都還不了,
只要祖國需要,
我愿貢獻一切!”
他就是
核動力專家
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
彭士祿
4年前的今天
2021年3月22日
彭士祿院士逝世
致敬,緬懷!
1925年
彭士祿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
他3歲那年
母親蔡素屏英勇就義
4歲那年
父親彭湃被捕后慷慨赴死
作為烈士遺孤
彭士祿的童年歷經苦難
8歲、10歲
他兩次被捕入獄
在牢里受盡折磨
1940年
周恩來總理派人輾轉找到彭士祿
將他安全送往革命圣地延安
就這樣
15歲的彭士祿
終于結束了東躲西藏的生活
1951年
彭士祿以優異成績
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
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6年
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期間
將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
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
陳賡問他:
“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
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
你愿意改行嗎?”
彭士祿堅定地回答:
“只要祖國需要,
我當然愿意。”
20世紀50年代末
彭士祿接秘密調令回國
出任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
投身祖國核動力事業
無圖紙資料
無權威專家
無外來援助
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
誰也沒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
在這種狀況下
搞核潛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學”
彭士祿曾回憶:
“困難時期,
我們都是吃著窩窩頭搞核潛艇,
有時甚至連窩窩頭都吃不飽。
糧食不夠,
挖野菜、白菜根吃……
那時沒有電腦,
就拉計算尺、敲算盤,
那么多的數據
就是這樣沒日沒夜算出來的。”
常人難以想象的種種困難
被彭士祿和科研人員們
逐一攻克
1970年12月26日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
被徐徐推向大海
艇上的4.6萬個零部件
全部由中國自主研制
沒有用國外一顆螺絲釘
至此
中國成為世界上
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圖:中國第一代核潛艇4位總設計師合影(從左至右依次為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鮮為人知的是
在為核潛艇進行最后的調試工作時
彭士祿忽然感到劇烈胃痛
被診斷為急性胃穿孔
胃被切除四分之三
然而手術后不久
他又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彭士祿說:
“我喜歡這個工作,
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彭士祿常說
自己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
一是造核潛艇
二是建核電站
年近六旬時
彭士祿臨危受命
為中國核電事業開拓奠基
他參與研究設計了
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
以及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
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秦山二期核電站
為祖國奮斗了一輩子的彭士祿
晚年只能靠鼻飼管提供營養
盡管如此
他依然牽掛著祖國的未來
病中的他曾鼓勵孩子們:
“希望大家好好學習,
將來做一名祖國的科學家。”
2021年3月22日
96歲的彭士祿院士走完了
傳奇的一生
彭士祿院士曾在自述中寫道:
“不做則已,一做到底,
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
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原文來源: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央視軍事微信公眾號
本文來源:CCTV國家記憶微信公眾號
編輯:孫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