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愿與你相識也不愿獨活百年。”這句話是《風中奇緣》里男主約翰對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說過的一句情話。
《風中奇緣》
盡管這個故事以悲劇結尾,卻謳歌了人類最原始最純真的感情——愛!
可若你知道歷史上真實寶嘉康蒂,也就是波卡洪塔斯的真實故事,或許,再也無法在網上重溫《風中奇緣》。
小淘氣鬼
波卡洪塔斯的出生年份不詳,歷史學家們通過探險家約翰·史密斯書中的描述估計她出生在1596年左右。
波卡洪塔斯是特塞納科馬卡最高酋長波瓦坦酋長的女兒。特塞納科馬卡是一個由大約 30 個說阿爾岡昆語的群體和小酋長領地組成的聯盟,位于今美國弗吉尼亞州潮水地區。
波卡洪塔斯,19世紀作品
《風中奇緣》里將波卡洪塔斯描述為部落公主,事實或許并非如此。沒人知道波卡洪塔斯的母親是誰,人們推測她死于難產,而酋長有眾多妻子,波卡洪塔斯只是其中一個沒有母親照顧的子嗣。波卡洪塔斯甚至都不是一個正經名字,因為在當地的土語中,波卡洪塔斯意為:“小淘氣鬼”,或者是 “愛玩的人”。
特塞納科馬卡最高酋長波瓦坦
歷史學家威廉·斯蒂斯聲稱:“她的真名似乎是馬托阿克斯 (Matoax),美洲原住民認為英國人知道他們的真名后會傷害他們,所以從不將真名告知。”
波卡洪塔斯就像所有部落中的女孩兒一樣,很小就學會采集植物和草藥,除草并打理菜地。她會在男人們打獵歸來后幫忙加工肉類和獸皮,幫忙修理小屋。
原住民與探險者
1606 年 12 月 6 日,三艘船從英格蘭啟航前往弗吉尼亞。他們分別是蘇珊·康斯坦特號、一路平安號和發現號。
移民與原住民沖突
1607 年,104 名英國男子抵達北美,他們選擇了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敦作為定居點,以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名字命名,該定居點成為英國人在北美第一個永久性定居點。
英國人在這里建立了一個三角形碉堡,可以容納四門火炮,但因為他們飲用了未經處理的沼澤水,大量定居者死于痢疾、發燒、傷寒之類的疾病。
當地的原住民波瓦坦酋長的子民大約有15000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部落”。殖民者和原住民最初還算是和平共處,波瓦坦酋長送食物幫助英國人,換取他們海運帶來的一些新奇玩意。
然而雙方還算是友好的關系在1609-10 年的那個冬天破裂了,那個冬天被稱為“饑餓時期”。天氣異常寒冷,從英國來的那些探險者包括富商和妄圖在異大陸發財的冒險家,這些人都不是靠工作致富的類型。他們沒有打獵和種植,而是像尋找商機一樣四處探索。他們不會種植莊稼,挖不到可以維持生計的淡水井,以至于冬天來到的時候,探險者群爆發嚴重的饑荒。
移民與原住民
據說,為了應對饑荒,這個群體中可能采取了恐怖的應對措施——吃人。
與此同時,探險者和波瓦坦人的關系迅速惡化。波瓦坦人說探險者索取的太多了,而探險者則聲稱,波瓦坦人趁他們落單的時候襲擊他們的成員。
1610年,隨著第二批探險者的到來,第一次英波瓦坦戰爭爆發。
被俘的女孩兒
戰爭開始時,殖民者有效地摧毀了兩個亞部落,即凱科坦和帕斯帕赫。
詹姆斯敦大屠殺,1622年
殖民者指揮官塞繆爾·阿爾加爾上尉與波瓦坦最高酋長國北部的土著部落保持聯系,這部分人并不總是忠誠于波瓦坦。當他得知波卡洪塔斯正在帕塔沃梅克的帕薩帕坦齊村時,塞繆爾誘騙當地人抓住了波卡洪塔斯后,向波瓦坦索要贖金,要求釋放被關押的殖民地囚犯,并歸還各種被盜的武器和工具。
波卡洪塔斯皈依基督教
波瓦坦歸還了囚犯,但歸還的武器和工具數量不能讓殖民者滿意,波卡洪塔斯被關押在弗吉尼亞州切斯特菲爾德縣的英國殖民地亨利克斯。女孩的這一段生活經歷人們知之甚少,殖民者記述:她受到了格外禮貌的對待。 但歷史學家對這種單方面的說法一直存在質疑。但有一點是確認無疑的:殖民者派出一名牧師向波卡洪塔斯傳授基督教知識,幫助她提高英語水平。受洗后,她取了基督教名字“麗貝卡”。(殖民者說她是主動皈依,但更多人認為她是被迫接受基督教洗禮)
波卡洪塔斯與約翰·羅爾夫
1614 年 3 月,數百名殖民者和波瓦坦人在帕芒基河上發生暴力沖突。波瓦坦抵達后,雙方開始和談。
據說波卡洪塔斯斥責波瓦坦:“您比舊劍、棋子或斧頭更不重視我。我寧愿和愛我的探險者住在一起。”
波卡洪塔斯的婚禮
這是殖民者的說法,事實已經不可考。結果就是,殖民者和原住民達成和平協議,波卡洪塔斯與殖民者約翰·羅爾夫結婚是和平協議的重要標志。
8個月后的 1615 年 1 月 18 日,他們唯一的兒子誕生,殖民者與原住民的關系短暫改善,這段和平時期被稱為“波卡洪塔斯和平”。
前往英國
約翰·羅爾夫,大約出生于1585年左右,英國探險家、農民和商人。
約翰·羅爾夫在北美開拓種植園
1609年,約翰·羅爾夫與妻子莎拉跟隨第三艘補給艦跨越大西洋,前往詹姆斯敦。在北大西洋南部地區,他們遭遇了一場持續三天的風暴,莎拉死在了百慕大附近,只留約翰一人登陸北美大陸。
所有記錄里都沒有約翰與波卡洪塔斯的戀愛故事,《風中奇緣》中那些浪漫的橋段完全沒在任何人的記錄中出現過。
波卡洪塔斯(后世概念圖)
只有一封約翰求娶波卡洪塔斯的信件流傳了下來:并非出于對肉欲的無節制的欲望,而是為了這個種植園的利益,為了我們國家的榮譽,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我自己的救贖……也就是波卡洪塔斯,我對她懷有最真摯、最美好的思念,長期以來,我被她糾纏不休,被困在如此錯綜復雜的迷宮中,甚至厭倦了從中解脫出來。
這樁婚事傳回英國后竟然引起了一陣熱議:一個普通平民竟然娶到了一位公主?
波卡洪塔斯前往英國拜見國王詹姆斯一世
兩人婚后在瓦里納農場種植煙草。
倫敦的目標一直是降服原住民,當他們得知波卡洪塔斯的故事后,決定讓約翰將妻子帶到英國,作為被馴服的新世界“野蠻人”和弗吉尼亞殖民地成功的象征。
1616 年6 月 12 日,波卡洪塔斯和約翰抵達普利茅斯港。隨行的還有他們的孩子托馬斯、殖民地副總督托馬斯·戴爾爵士和波卡洪塔斯部落的 12 名成員。
1907年,《風中奇緣》紀念郵票
波卡洪塔斯在各種社交聚會上受到款待。1617 年 1 月 5 日,她和托莫科莫被帶到白廳宮舊宴會廳,觀看本·瓊森的假面劇《歡欣的幻象》的演出,并被帶到詹姆斯一世面前。
盡管波卡洪塔斯在波瓦坦文化中并不是公主,但倫敦公司向英國公眾介紹她是一位公主。1616 年的波卡洪塔斯版畫上刻有“MATOAKA ALS REBECCA FILIA POTENTISS : PRINC : POWHATANI IMP:VIRGINI?”,意思是“瑪托阿卡,別名麗貝卡,弗吉尼亞波瓦坦帝國最強大的王子之女”。
神秘死亡
1617 年 3 月,羅爾夫和波卡洪塔斯登上返回弗吉尼亞的船。
當船只航行到泰晤士河上的格雷夫森德,波卡洪塔斯就病重了。她被帶上岸,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那里,年僅 21 歲。
格雷夫森德的圣喬治教堂外波卡洪塔斯雕像
波卡洪塔斯的死因引發多重猜測,有人說是肺炎、肺結核,還有說天花、出血性痢疾……還有一種說法是中毒。
波卡洪塔斯被葬在格雷夫森德的圣喬治教堂,但該教堂在 1727 年的一場大火中被毀。
流傳下來唯一一幅波卡洪塔斯雕刻像
波卡洪塔斯死后,英波瓦坦戰爭又爆發了兩次。直到1646年,雙方簽署和平條約,邦聯的各個部落成為英國國王的附庸,每年向弗吉尼亞總督進貢。
隨著強勢的波瓦坦邦聯酋長死去,前邦聯的部落被分散,1646 年條約中指定給印第安人的土地不斷被侵占,弗吉尼亞北部頸地的部落被徹底消滅,少數設法逃離定居者的部落被其他剩余部落吸收。
托馬斯·羅爾夫
也就是說,波卡洪塔斯的大部分親人都在她死去的30年內離開了這個世界。
波卡洪塔斯和約翰·羅爾夫有一個兒子:托馬斯·羅爾夫,他后代祖祖輩輩生活在北美土地上,據稱帕芒基印第安部落是波瓦坦酋長國的后裔,他們成為弗吉尼亞州第一個獲得聯邦政府承認的部落。而波卡洪塔斯被認為是美國演員愛德華·諾頓的第十二代曾祖母。
想想真正的波卡洪塔斯吧!她在十幾歲嫁給了一個年齡足以當她父親的男人。然后作為“文明”的象征遠渡重洋,送到英國“展覽”,最后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返程的路上。她死之后,她所在的部落文明被摧毀,親人被殺害。
弗吉尼亞州亨利科縣印章上的波卡洪塔斯肖像
300多年后,迪斯尼將波卡洪塔斯的故事搬上電影,將殖民侵略和種族屠殺包裝成一個愛情故事,不得不說,諷刺至極。
英國考文垂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達倫·里德博士說:“波卡洪塔斯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年輕女性的故事,她的生命被殖民者利用來傳播歐洲文明的福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