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數還好,個股跌的稀里嘩啦,個股中位數下跌3%以上,跌幅真不算小了。身邊很多朋友經歷上周四到今天的三連跌,態度也變了,之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現在是行情靠天吃飯,非人力能所及。其實,他們這種認知本身就是錯的,實際上,真把炒股當做農民種地一樣靠天吃飯,在這個市場里反而是機會多多,抓都抓不完。
估計肯定有朋友會覺得,這話從何說起?對此,我下面詳細來講一下,大家就知道央媽現在就叫咱靠天吃飯,我們情愿靠天吃飯,也比很多人的操作要來的好。
一,靠天吃飯有何不好?
炒股真能做到靠天吃飯,真沒啥不好。下面做個對比
農民伯伯靠天吃飯:遵循自然規律,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至于最后能不能成,那也要看“天意”,就是所謂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普通人炒股:現在大部分人并不是按農民的方式來做事。他把種子種下去以后,要算好哪天發芽、哪天開花、哪天結果?甚至要精確到小時。他還要每天在地里盯著,看這個作物的長勢如何,植物的生長過程他都要看得一清二楚。
問題是,炒股不是實驗室里做研究,以上這些是普通人能夠控制的嗎?違背天理,豈能不敗?
二,此刻必須尊重規律
實際央媽已經暗示了。 上周央行公開市場累計進行了14117億元逆回購操作,因此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全口徑凈投放3785億元。而之前大家也看到了,央行在收錢。而從上周開始凈投放了。意思也很明白,之前凈回籠的時候,你別看著股市好就去追高,而此刻凈投放之后,你也別看著股市跌,就覺得股市要完蛋。
而此刻,很多朋友之所以迷茫,不僅僅是因為行情連跌3天,而是突然覺得,不確定的因素又多了起來。比如,美聯儲有鷹起來了,周邊搞事的又多起來了,經濟數據也不知道啥時候能起來,想尊重規律,都沒找到規律。
實際,眼下的情形,不用多想著外界變化,做好自己就行。規律就是只有機構積極參與,才能走出波段。如果機構此刻都打退堂鼓的股票,靠散戶有信心,壓根沒用。
當然,機構是不是積極參與,并不容易看清。原因就是,散戶和機構的博弈中,散戶處于明顯劣勢,機構可以比較容易的看清散戶動作,但散戶要看到機構動作很難。這就是信息差,而這種信息差導致散戶就算跟上了機構步伐,機構一看跟的人多了立馬就會改變,導致散戶往往怎么做都是錯的,這就是信息差。
三,常見的就是控盤
而在折騰巨大,一多半股票都下跌的市場里,機構動作并非簡單看漲跌可以評判的。實際上,這種市場里積極的機構經常會用控盤的手法來應對。股價可以跌,但我控盤就不怕。
下面圖里是我用的「定級分區」數據,把「機構行為」活躍分成1-4級,1級最活躍,4級不活躍。雖然都是模型計算出來的,但也足夠了。
無論橫盤還是調整,活躍度都在「一級區」和「二級區」之間切換,說明「機構行為」總體是比較積極的,由于長周期上,不可能只漲不跌,機構也不可能只參與不休息。所以「一級區」和「二級區」之間切換就是最強的交易狀態,即「機構控盤」。在控盤區間內做,有人罩著,成功機會大,意外也少很多。一段時間后,很容易就爆發上去了。
比如下面的宏盛股份,3月15日之后一路上漲,但3月15日之前是大幅震蕩,股價上躥下跳,去年11月18日到3月15日期間,股價下跌接近20%的調整就有過3次,在當時看走勢,是不會覺得這樣的股票好的。
但是,只要觀察「定級分區」數據,就能看到,該股的機構行為,一直是在「一級區」、「二級區」之間變換,但從來沒出現過「三級區」、「四級區」,說明過去5個月就是在「機構控盤」,最終在3月15日之后,找機會爆發了。
實際機構就是自己控盤,然后讓股價漲跌來誤導他人。
四,數據異動
這兩天異動的數據明顯增多,并且無論強勢、控盤、連增,都是長時間機構活躍股票數量在增多。說明哪怕當前這種震蕩期,同樣機構積極參與的股票里,機構態度一點都沒改變。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點贊。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