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或給寶寶斷奶后,媽媽們無一例外都會選擇配方奶,有些甚至喝到上小學。不知道你給娃喝過配方奶嗎?有沒有觀察過,奶粉勺底下藏著的“玄機”?
小丸生完寶寶后,母乳一直不是很足,即使找了幾次開奶師、追奶,寶寶總是不夠吃。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混合喂養,買回來了一罐奶粉。
剛打開奶粉罐,婆婆發現,奶粉勺底朝上貼在奶粉罐上,居然有個小孔!當時婆婆就開始質問小丸,是不是買的正規品牌的奶粉,怎么一個勺子還帶洞?能給娃喝嗎?
小丸以前也沒有過了解,覺得也很奇怪。但自己是從母嬰店購買的大品牌,肯定不是劣質產品啊!
于是,小丸就打電話問表姐,表姐有倆寶寶,都是混合喂養長大的,對這方面,肯定有了解。
表姐聽完小丸的疑問后,哈哈大笑起來。原來,表姐也曾經因為這件事兒,跟母嬰店員起了爭執:為啥塑封好好的奶粉,勺子卻被扎了洞?
最后,還是在店員的耐心解釋下,表姐才知道,這其中的玄機。所以,看到小丸也問這個問題,表姐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初鬧得烏龍。
關于奶粉勺的那些小秘密
奶粉勺上的“小孔”,其實也是一個科學的設計,并且有物理學玄機。接下來咱們一起了解下,奶粉勺上的那些小秘密!
? 小孔用來平衡氣壓
奶粉勺底部的孔,其實是有物理學原理的!
用勺子舀取奶粉時,內部空氣被壓縮形成負壓區。而此時,外界氣壓正常,想倒出奶粉,根本不可能。
奶粉勺上的小孔,就相當于給勺子和奶粉打開了一個“呼吸通道”,平衡了內外氣壓。可以讓奶粉像坐滑滑梯一樣,絲滑的倒入奶瓶,還能避免殘留。
? 取量精準守護健康
我們都知道,奶粉喝水的沖調比例,是會直接影響寶寶營養吸收的。而小孔是確保每一勺奶粉精準的關鍵。
奶粉顆粒容易包裹空氣,出現虛空。而小孔則能及時排出空氣,讓奶粉充盈、緊密地填充整個勺體,避免奶粉取量過少。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奶粉多沖一點,寶寶營養不是更足嗎?但其實,嬰兒胃腸道系統較弱,比例過濃的奶粉,可能會對他嬌嫩的胃腸道造成負擔。之前看過一則新聞,出生半個月的寶寶,出現了腸壞死,原因是多沖了一勺奶粉。
所以,沖調比例要按照奶粉罐上的標識和寶寶的實際月齡進行,不能隨意更改。
如果少沖一勺,奶粉變得很稀,寶寶長期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發育低于同齡寶寶。
Tips:帶孔的奶粉勺還有防掛壁黑科技,有實驗顯示,帶孔勺子的殘留量比無孔勺減少約30%。
? 會不會漏奶粉?
你可能會擔心,小孔會不會漏奶粉?那寶寶喝的奶粉少了、多了,不是會影響吸收和身體健康嗎?
其實,奶粉顆粒的直徑比奶粉勺底部的孔徑要小一些,會有漏出現象,但量很少。
而且,奶粉顆粒之間有摩擦、擠壓和相互吸附的效果,小孔很難持續漏出奶粉的,這點漏出量,可以忽略不計。
Tips:有研究發現,帶孔勺子比悟空勺干燥速度快2倍,更好地減少細菌滋生風險。別小看一個奶粉勺,是不是藏著很多細節?而且,每個品牌的孔大小、個數、款式,還不一樣呢!
關于奶粉的幾個冷知識
我家倆娃都是純母乳喂養,但斷奶后,也喝了一段時間奶粉。分享我總結的,關于奶粉的幾個冷知識,看看你都聽過幾個?
? 奶粉罐口多出的條形,是用來刮平奶粉,確保取量精準的;
? 奶粉勺柄的鏤空設計,是為了防止堆積奶粉,影響取量準確度;
? 奶粉罐上的“開蓋后21天喝完”,是指21天內喝完口感喝營養更佳;
? 奶粉的顏色可能會因為季節不同而變化,沒有結塊變色,都是安全的;
? 沖泡奶粉時,正確的做法是輕輕揉搓奶瓶,不是劇烈搖晃;
? 沖奶粉時水溫按照奶粉罐標識,不同品牌要求不一樣;
? 沖奶粉時,先放水,再放奶粉,順序別弄錯了。
枕邊育兒寄語:
別小看只是一個奶粉勺,卻有很多玄機和細節。如果你是混合喂養,或者寶寶斷奶后開始喝奶粉了,相信今天分享的內容,會給你帶來幫助哦!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