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親口證實,烏克蘭已同意舉行總統選舉。盡管具體時間和方式尚未明確,但這場被戰爭陰影籠罩的大選,注定成為改變俄烏局勢乃至歐洲地緣格局的關鍵轉折點。隨后澤連斯基表示參選,他的底氣來自哪里?“衛冕之路”能一帆風順嗎?
威特科夫的表態并非空穴來風。自今年2月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執后,美國對烏克蘭的政治施壓陡然升級。共和黨高層多次暗示“換人”,甚至暫停了對烏軍事援助,逼得澤連斯基不得不妥協。但這位演員出身的總統顯然不甘被動,他近日高調宣布將參選,并自信能憑借52%的支持率連任。
澤連斯基的“參選宣言”背后藏著兩層算計。其一,合法性危機迫在眉睫。根據烏克蘭憲法,總統任期本應在2024年5月結束,但因戰時狀態多次延期。俄羅斯咬住這一點,拒絕承認澤連斯基的合法性,導致談判陷入僵局。選舉成了澤連斯基破局的唯一選擇——只要贏得投票,他便能以“民選總統”身份重啟與莫斯科的對話。其二,他試圖將國際矛盾轉化為政治資本。今年2月,澤連斯基因拒絕向美國出讓關鍵礦產開采權,與特朗普公開翻臉。盡管這場爭吵讓美烏關系跌入冰點,卻意外為他收割了一波“捍衛主權”的民意支持,民調一度飆升至68%。
澤連斯基并非“穩贏”。俄烏沖突中,基輔當局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前線與后方的信息嚴重割裂。烏軍士兵抱怨“戰報永遠是捷報”,而澤連斯基辦公室對外界實際情況的掌握可能滯后甚至錯誤,所以澤連斯基的民調到底有多少水份,我們還不得而知。
那么,澤連斯基有競爭對手嗎?他的“頭號威脅”并非來自莫斯科,而是曾經的戰友、前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這位被稱作“抗俄第一功臣”的將領,在民調中的支持率長期緊咬澤連斯基,在2022年庫爾斯克大反攻期間,支持率反超澤連斯基,甚至被俄總統普京公開稱贊“比澤連斯基更得軍心”。有消息稱,澤連斯基同意重開大選的前提便是扎盧日內放棄參選。這種近乎“政治交易”的操作,恰恰暴露了澤連斯基對軍方勢力的忌憚。
現在來看,扎盧日內不參選了,澤連斯基就能高枕無憂了?其實并沒有,因為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而且還是女的,她就是64歲的前總理季莫申科。這位梳著標志性辮子的“鐵娘子”,曾是烏克蘭橙色革命的象征,也是寡頭政治的化身。她早年壟斷天然氣貿易,被指控“高價進口俄氣損害國家利益”,甚至登上俄羅斯通緝名單;但她同樣因質疑克里米亞“公投”、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被西方視為“民主斗士”。
季莫申科的政治立場是“危險的平衡術”:她既主張對俄強硬,要求“以公平條件結束戰爭”,又反對將烏克蘭綁上美歐戰車。此前德國情報局長暗示“烏克蘭應再戰五年消耗俄羅斯”,她痛批這是“拿烏克蘭人性命換歐洲安全”。這種“親西方但不反俄”的務實路線,與澤連斯基“全面倒向西方”的姿態形成鮮明對比。更重要的是,季莫申科是一個成熟的政客,深諳政治交易的藝術。她一面公開反對戰時選舉,一面秘密接觸特朗普團隊,甚至可能在澤連斯基拒絕的議題上愿意妥協。
相比于澤連斯基,季莫申科可能是美俄都能接受的新領導人。美國試圖通過扶持反對派削弱澤連斯基,俄羅斯則暗中推動“去納粹化政權”上臺,而歐盟在能源危機下迫切希望?;稹<灸昕魄『貌戎辛烁鞣嚼娴慕粎R點——對莫斯科而言,與“寡頭出身、精通利益交換”的她談判,遠比應付“理想主義者”澤連斯基輕松;對美國來說,一個愿在礦產協議上讓步的領導人,顯然更符合特朗普“交易優先”的作風。
不過,季莫申科的最大挑戰仍是民意。盡管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因戰事膠著從巔峰期的90%滑落至67%,但最新民調顯示,季莫申科僅以5.7%的支持率墊底,遠不及扎盧日內的24%。她的寡頭背景、親俄嫌疑,以及反復橫跳的政治立場,讓許多烏克蘭人難以信任。
無論最終誰入主基輔,烏克蘭都已站在十字路口。但有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即便選舉順利完成,烏克蘭仍要面對領土分裂、經濟崩潰、社會撕裂的爛攤子。烏克蘭未來未來會走向何方,這場選舉恐怕不會帶來答案,而是更多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