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十分“沉默”,很多人肝功能異常時毫無癥狀,往往到體檢發現轉氨酶升高,或出現長期疲勞、食欲下降,才驚覺肝臟出問題。多數人一提傷肝就想到煙酒,可醫生發現,不少老年人肝功能變差,其實是日常被忽視的習慣所致,危害甚至超過煙酒。
老年人肝臟功能本就在衰退,代謝和解毒能力大不如前,飲食稍有差池,就易加速肝臟損傷。比如很多老人不舍得扔剩飯剩菜,即便放了兩三天,熱一熱仍繼續吃。但這些剩飯菜很可能已滋生黃曲霉毒素,這是強致癌物,對肝臟傷害極大。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黃曲霉毒素的人,患肝癌風險比常人高近10倍,且該毒素耐高溫,普通加熱無法完全清除。老人以為吃一輩子剩菜沒事,實則肝功能在不知不覺中被損耗,等察覺時,可能已到肝硬化甚至肝癌早期。
亂吃藥也是老年人肝功能受損的重要原因。許多老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等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可部分老人不遵醫囑,自行搭配中藥、保健品,想著能“補肝護肝”。但很多中藥和保健品未經嚴格驗證,有些成分會加重肝臟負擔。像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已證實對肝腎有毒性,長期服用可能引發肝纖維化甚至肝癌。還有些老人輕信保健品“排毒”功效,天天服用,不僅沒起到護肝作用,反而增加肝臟代謝壓力,導致轉氨酶升高。
過去熬夜是年輕人的“專利”,現在不少老人也染上熬夜習慣,尤其愛刷手機、看電視的老人,常看到半夜。要知道,睡眠不足對肝臟傷害遠超想象。肝臟主要在夜間深度睡眠時修復再生,長期熬夜會降低肝細胞修復能力,使肝臟代謝功能變差。研究顯示,長期熬夜的人肝酶水平比正常作息者高,肝酶升高意味著肝細胞受損。本身有脂肪肝的老人若常熬夜,脂肪肝很可能發展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