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的“數字春耕”
——聚焦農業新質生產力 種地可以這樣“潮”系列報道之二
春回大地,廣袤的田野上機械轟鳴,處處涌動著新希望。農戶熱火朝天忙春耕,各種“鐵?!碧镩g顯身手,交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圖。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中,新農人尤為引人注目,他們用智慧與科技為鄉村注入活力,在鄉村沃土上澆灌出累累碩果。
玩轉農機“慧”種田
“趁今天天氣好,趕個進度?!?月17日早上,西咸新區高橋街道馬務村“90后”薛翔開著面包車匆匆出了門,車里裝著他的“鐵搭 檔 ”—— 植 保 無人機。
3月17日,植保無人機在給麥田噴灑葉面肥。記者 王東宇 攝
面包車駛過鄉間水泥路,兩邊都是綠油油的麥田,長勢喜人,在陽光的照耀下盡顯生機。
到達自家麥田后,薛翔走進地里查看苗情?!斑@些長勢不好,還沒有分蘗,得趕緊追肥澆水。”他順勢拔下一株發黃的麥苗,細致觀察。
配藥、灌水、設定飛行參數……薛翔緊鑼密鼓地調試植保無人機,動作干脆麻利。準備就緒后,隨著螺旋槳的陣陣轟鳴,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在綠意盎然的麥田上空飛行。
“今天給小麥噴的是葉面肥,可以讓麥苗長得更健壯。用植保無人機施肥,一個小時就能完成近百畝。有了科技幫忙,種地越來越輕松?!毖ο栊χf。
3月17日,薛翔正在調試植保無人機。
高中畢業后就投身農業的薛翔如今是個種地“老把式”,積累了十余年的農機操作經驗。薛翔的父親種了一輩子地,十幾年前已成為當地有名的農機能手。2010年,父親干農活時不慎被玉米收割機傷了手,后來干活很不方便,薛翔就萌生了幫父親種田的念頭。
“那時家里已經流轉了20多畝地,我爸手受傷了,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我就想幫他一塊種地,讓他輕松一些?!睆淖畛醯?0畝到現在的400余畝,薛翔干勁十足,各種農業新設備用得很熟練。
十多年來,薛翔的種地經驗逐漸增長,車庫里的“家當”也越來越多。拖拉機、旋耕機、收割機、植保無人機等農機設備一應俱全,從耕種到收獲,全程實現機械化生產。
“這個玉米專用收割機是去年3月份買的,效率很高,400多畝玉米不到一星期就收完了。之前安排人收割,耗時又耗力,如今農機成主力,種田省心,也更有盼頭了。”薛翔說。
科技“下田”成潮流
在渭南,有這樣一支“新農人”隊伍,49名年輕飛手每年為近3萬畝農田提供托管服務。
一個人管600畝地,是怎么實現的?“科技讓農業實現規?;a和集約化經營?!蔽寄鲜信R渭區綠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石宇鋒給出了答案。
3月18日,石宇鋒查看小麥苗情。
2012年,石宇鋒退伍后決定返鄉發展。3年間,他一頭扎進農業服務領域,邊學習邊嘗試。2015年,他組建了一支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伍,并采購了自走式高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專業設備,開始探索機械化現代農業生產。2016年,石宇鋒和4名“90后”小伙兒一起成立了合作社,為農民提供糧食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務和病蟲害統防統治及土地改良等“菜單式”服務。
無人機飛防植保是綠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看家本領”。眼下小麥返青,正是麥田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石宇鋒和團隊也開始忙碌起來。3月18日,在臨渭區官道鎮蘇武村的麥田旁,石宇鋒站在田埂,手中握著遙控器,雙眼專注地盯著天空。植保無人機輕盈地穿梭在空中,精準地為麥苗噴灑藥劑。
科技讓春耕事半功倍。“無人機灑藥均勻,不會壓苗傷苗,效率也高。這300畝地不到3個小時就能完成。”石宇鋒說。
為了讓種地變得更省心,石宇鋒和團隊成員玩轉了各種農業新設備,練就了智慧農耕“十八般武藝”。“耕,有北斗平地機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土地平整作業;種,有復式精量播種機可一次完成翻耕、播種、覆土、施肥等作業;管,有系統實時監測墑情、苗情、蟲情,平移式水肥一體噴灌機和無人機高效完成施肥、打藥;收,有各種收獲機械輕松搞定?!绷钠疬@些幫他種地的“武器”,石宇鋒興致勃勃。
目前,石宇鋒和團隊是近3萬畝土地的貼心“田管家”,每年開展56萬畝次的專業化精準病蟲害防治工作,為1800余戶農業種植者提供服務?!坝辛丝萍贾?,種地也能變得很潮。我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在農村施展青春才華,相信青年新農人可以在廣袤田野創造更多可能?!笔钿h信心滿滿。
中藥作肥顯成效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如今的春天,已不單純是播種季,也轉變成了收獲季。
時下,溫室大棚小番茄陸續成熟上市,農戶們喜迎豐收,涇陽縣云陽鎮白家村的“90后”新農人白亮也不例外。
3月16日,白亮在采摘小番茄。
3月16日一大早,白亮就帶著5名工人進棚采摘了。大棚里,郁郁蔥蔥的藤蔓間綴滿圓潤鮮嫩的小番茄,紅似瑪瑙、黃若珠玉、綠如翡翠,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工人們提著籃子,麻利地摘下成熟的果實。“今年的收成不錯,估計有兩萬五千斤左右,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看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白亮難掩喜悅。
2021年,白亮在城里經營的飲品店效益不好,于是萌生了回鄉種田的念頭?!艾F在搞農業不能光埋頭干,要學會用新技術,科學種田才能增收益?!卑琢粮蓜攀悖奶巺⒂^學習,向同行請教?!八骷t柿熱銷,價格高,收益也就更高。”于是,白亮決定更換種植的西紅柿品種。他選擇了“初戀”“金皇后”“粉貝貝”等小番茄品種,第一年收獲就供不應求。
為了讓番茄的品質和口感進一步提升,白亮不斷優化種植技術。在一次農技培訓中,他第一次聽到“中藥管理技術”這個詞,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他率先嘗試用中藥管理技術種植番茄?!皬挠缙陂_始,就用中藥澆灌,番茄苗的生長抗病性增強了。這樣種出來的番茄比用傳統方法種的品質更高。”白亮介紹。
4年來,白亮整天都“泡”在大棚里搗鼓番茄,也積累了不少種植經驗?!皹藴驶ㄖ病⒖茖W化監測管理、水肥一體化滲灌,每個環節都要用心管理,才能有個好收成?!?/p>
“種出好果子是第一步,還得想法子賣上好價錢?!卑琢劣珠_始琢磨網絡銷售番茄。他和妻子嘗試在抖音平臺拍視頻,引發了很多關注,網絡訂單也越來越多。
如今,更多的新農人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農業生產的科技底色愈發亮眼,描繪出有“智”更有“質”的生產圖景。(記者 方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