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時候,《澎湃新聞》曾報道了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高空高速隱身無人偵察機無偵8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消息。
對于這款無人機,《華盛頓郵報》曾披露的美軍泄密文件中也有提及,美軍認為其非常神秘,飛行速度快過美國的導彈,可掃描整個中國臺灣島,但無人察覺,還是個當之無愧的“航母殺手”,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快過美國導彈的無偵8】
快過美國導彈的無人偵察機
2021年12月8日,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曾援引美媒報道介紹了中國的無偵8。
在包括《軍事觀察》雜志在內的諸多美國媒體撰寫的文章里,
“無偵8可以以6-7馬赫的速度徘徊和巡航。”
相比之下,當前美西方裝備的主要空空導彈武器,飛行速度卻遠低于5馬赫,比如說美國的AIM-120空對空導彈,其理論最大速度只有4馬赫;再比如說歐洲的“流星”導彈,同樣只有4馬赫的理論最大速度。
【歐洲的“流星”導彈】
它們若要保證自己能擊落中國的無偵8,至少需要以當前理論最大速度兩倍以上的速度巡航才行。
除此以外美媒提到,中國耗力研制無偵8這樣一款高速無人偵察機,
“還很可能是為了利用其高機動性,獲取潛在對手的資訊,特別是敵方軍艦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觀察者網》其實早在2019年,就已經發表過專題文章,指出無偵8在追蹤敵方軍艦方面有極大的優勢。
人類科技發展至今,衛星偵察與定位體系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現代戰爭當中。
【衛星偵察與定位概念圖】
然而這種技術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導致其沒辦法足夠準確的追蹤鎖定在大洋之上快速航行的航母等軍艦。
比如說高軌道衛星,目前中美這樣的搭建了自己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國家,都具備通過高軌道衛星完成海洋普查的能力,但這卻沒有辦法幫助鎖定航行的航母。
原因很簡單,高軌道衛星的清晰度不夠,沒有辦法去辨識和確認海上的目標就是航母。
那可不可以借助低軌道衛星鎖定航行的航母呢?
【衛星可鎖定航行的航母】
這倒是可以的,因為低軌道衛星本來就可以進行目標詳查,清晰度也足夠,確實能在茫茫大海上鎖定航母目標。
只不過由于低軌道衛星沒有辦法在航母目標上空長時間的留駐,這就導致一旦低軌道衛星劃過目標所在的海域后,就沒辦法再對航母目標進行追蹤了。
但無偵8的存在,卻彌補了低軌道衛星追蹤目標時的不持久問題。
如果未來戰爭爆發,無偵8大可以借助低軌道衛星的引導,鎖定航母目標的大致位置,然后在目標所在的周邊海域高速巡航,迅速鎖定航母目標的精確定位,將相關數據傳回指揮部。
【無偵8可在高空高速飛行,偵察并鎖定航母】
此時指揮部就可以下達相應的攻擊指令,去打擊航母目標。
也正是因為如此,無偵8才被稱為“航母殺手”。
而無偵8在引導彈道導彈攻擊完航母目標后,并不用著急返回,其完全可以再在目標上空盤旋一段時間內,進行“戰果核查”,看看是不是需要再補射導彈以擴大戰果。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擔心無偵8被敵人打下來怎么辦,其實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
【無偵8飛行概念圖】
無偵8不光是一款高速無人偵察機,還是一款高空隱身無人偵察機,其具備在距海平面3萬米的高空中高速飛行的能力。
并且它還采用了先進的隱身技術,對比“全球鷹”一類的無人偵察機,戰場生存能力可以說是拉滿了。
其實也正是因為如此,無偵8能做到在6分鐘內橫向掃描整個中國臺灣島,并且還無人察覺。
以無偵8為出發點,美媒《軍事觀察》又表達了自己對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發展的擔心。
【中國研制的無偵8】
因為在其看來,目前確實是有很多國家在開發高超音速飛行器,但“中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優勢反映了其技術主導地位的利益增長”。
這意味著中國相較于其他國家,可以獲得更多的相關飛行資料以及操作經驗等,如果未來中國開發高超音速戰斗機,這些資料以及經驗將會發揮大作用。
近年大熱的臨近空間飛行器
最后再來聊一聊“臨近空間飛行器”。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無偵8曾在2021年首次亮相珠海航展,航展上官方對其的解說是“融合了航空和航天技術的新型臨近空間裝備”。
【無偵8曾在2021年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再加上次年航展又展出了除無偵8以外的另一型臨近空間飛行器“MD22”,這就引得大家開始討論為何近年來臨近空間飛行器會大熱。
一來是因為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臨近空間并未被充分利用。
在航空航天領域,高度在20-1000千米之間的區域被稱為“臨近空間”,受限于該空間的空氣密度特性,臨近空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可謂是“無人問津”。
畢竟傳統飛機依靠飛行員駕駛,要讓其正常飛行,就必須最大程度地維持機組人員的生命所需。
【傳統飛機依靠飛行員駕駛】
而為了保障機組人員的生命,傳統飛機會通過發動機從外界抽取并壓縮空氣,以維持座艙內的壓力,可一旦進入臨近空間,空氣密度會驟降到海平面水平的1/40甚至更低,此時根本無法繼續保障機組人員的生命。
不過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精進,臨近空間空氣稀薄的傳統劣勢,反而變成了可使飛行器少受空氣阻力的優勢,于是各國開始扎堆搞起臨近空間飛行器。
畢竟一定有了足夠穩定且性能優秀的臨近空間飛行器,就能實現高效的偵察、強化戰時火力等目標。
【臨近空間飛行器概念圖】
面對如今越來越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和爆發概率越來越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怎么能不讓人心動呢?
參考資料:
【1】《珠海航展|無偵-8首次亮相航展,可在臨近空間飛行》 澎湃新聞[2021.9.28.] 【2】《“中國這款飛機比美國導彈飛得還快”》 環球網[2021.12.9.] 【3】《無偵8等閃亮航展,臨近空間飛行器近年為何大熱?》 澎湃新聞[2022.11.17.] 【4】《晨楓:“愛國者”連導彈都能攔 為何打不下無偵-8?》 觀察者網[2019.1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