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都楊升庵博物館宣傳資料翻譯與音頻錄制項目”由成都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洪葉老師主持完成,并順利通過甲方新都楊升庵博物館的驗收,成功結題。
該項目為學校與博物館方科教共建橫向課題,主要內容是對楊升庵博物館中文宣傳資料進行英文翻譯并錄制中英文音頻,由學校與博物館方多次協商達成,并于2024年11月簽訂了項目協議書。洪葉老師根據項目要求,在科研處的指導下,歷時大半年的精心籌備與實施,最終圓滿完成。在項目驗收過程中,館方對項目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作品質量上乘,譯文精準流暢,音頻錄制專業,充分展現了團隊的專業水準與敬業精神。此次外宣項目的成功實施,對于推動楊升庵文化的對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巴蜀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交流與互鑒。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外國語學院與傳媒與演藝學院緊密協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外國語學院院長王維民教授親自掛帥,負責英文審校工作,憑借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翻譯質量把關定向,有力保障了項目的專業水準。傳媒與演藝學院雷濤教授、李明航老師和陳鵬宇老師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擔任錄音指導工作;陳昊老師提供全程技術支持;李蘇紅、王瀚、袁嘉陽同學負責中文音頻錄制;科研處負責人吳娟老師作為整個項目的推動者,積極協調各方資源,負責與博物館對接,并協助跨學院合作,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每一位成員都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為項目的成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為項目的主持人,洪葉老師不僅承擔了博物館外宣資料的全部翻譯工作,還親自完成了英文音頻的錄制。在翻譯過程中,洪葉老師查閱了大量古籍,深入研究楊升庵的生平事跡與文化背景,力求譯文既忠實于原文,又能準確傳達其文化內涵,充分體現了“信、達、雅”的翻譯原則。盡管這一過程充滿艱辛,但她憑借扎實的專業素養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克服了重重困難,確保了翻譯內容的準確性和音頻錄制的高質量。根據項目協議,團隊成員享有翻譯作品署名權,這不僅是對團隊成員專業貢獻的認可,也體現了項目合作的規范性和學術性。(外國語學院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