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不少市民在社交平臺上反映,
投入使用不久的滇池綠道風景獨好,
不過到了周末游客增多,
各種騎行車輛和人流混在一起,
不僅影響了游玩體驗,
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記者來到了滇池綠道的水之橋路段,綠道上游人如織,再加上電動觀光車、騎行單車,不寬的綠道顯得有些擁擠和雜亂。
記者:“騎行體驗怎么樣?”
騎行市民:“一般般,人太多了,騎車的人多,走的人更多。”
記者在綠道上步行約三公里,發現在寬度4到6米的路面上,需要容納雙向通行的行人、單車、以及觀光電瓶車。非機動車與行人擦肩而過的情況很普遍。并排而行的"路霸"游客、奔跑中突然轉向的兒童,更是為通行特別是騎行增加了風險。不少騎行者都只能在人群中穿梭或者下車推行。
觀光車游客:“他們行人走成一排,這樣我們就沒有辦法通過,又沒喇叭,就只能叫人家讓一下。”
記者:“周末人多的時候,會遇到一些什么樣的問題?”
騎行愛好者:“就是速度慢,小孩、老人也比較多,一般周末我還是走環湖路。”
也有騎行愛好者表示,周末滇池綠道人流量大,雖然速度騎不快,但是整體騎行體驗也還不錯。
騎行愛好者:“ 騎車本來就是休閑,為什么要騎那么快呢?其他體驗肯定都是好的,空氣好、風景好,大家都很平和,騎得很舒服。”
騎行愛好者:“除了古滇那兩個坡有點難度以外,我覺得其他都還好。人少一點,平時伙伴多一點的時候會來。”
記者在綠道入口處,發現了一個提示牌,上面有限速騎行15碼的標識,入口處也循環播放著提示。
記者找到了一位身著馬甲,上面寫有秩序維護字樣的工作人員。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平常的工作主要是勸阻私家電動車進入,以及提醒市民減速通行。
秩序維護員 劉先生:“單車上橋需要他們推行,速度要放慢,觀光車速度也要放慢,私人的電單車、機動車不可以上綠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周末綠道游客密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擦碰。
秩序維護員 劉先生:“騎著單車,有人想看這邊的景觀,有的人又會往另一邊看,有時候騎著單車就會發生擦碰。”
記者:“像這樣的擦碰經常發生嗎?”
秩序維護員 劉先生:“不經常,從過年開通到現在不超過五起。”
條形碼也提醒市民和游客,不管是步行游覽還是騎行觀光,都要配合相關管理措施,安全騎行、安全游覽。
記者:馬瑩 郭威
編輯:尹雙喜
責編:董燕萍 王云
主編:林玲
終審:薛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