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邊又有一波兒童患上了流感。“一樣是流感,在一個機構給孩子看診的,為啥別人家孩子三天就好,我們家孩子七天還咳嗽...?”首冠A+健康指南特邀營養師劉梅花指出,流感患兒患病時間長短除了與就醫時間、就醫機構、治療方式等因素有關外,還和家長給孩子提供的飲食有很大的關系,下面,劉梅花將從營養學角度出發,與家長分享“如何通過科學飲食幫助患兒盡快恢復健康”。
一、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體重要組成物質之一,維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水、促進新城代謝需要水、養生之道還要注意健康飲水。
兒童在感染流感后出現的發熱現象會加快水分的流失,及時補充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身體保持水分平衡;其次,流感患兒在患病期間代謝的“垃圾”也相對更多,及時補充水分還有助于腎臟及時排除代謝“垃圾”,減輕身體負擔;最后,多喝水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流感患兒呼吸道的干燥感,減輕咳嗽和喉嚨痛等癥狀。
劉梅花建議:2-5歲患兒每天飲水600-800ml,6歲至10歲患兒每日飲水800-1000ml,當然,具體還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飲水量的調劑,發熱時可以酌情增加,拒絕喝白開水的,可以嘗試煮水果或在白開水中加入少量鮮榨果汁調味,此外,適當喝清湯也可以。
二、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流感本身就會對患兒的胃腸道系統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再加上患病期間頻繁服藥出現的惡心、嘔吐等癥狀,進一步讓患兒的腸道蠕動減慢,消化系統變弱。
劉梅花建議:流感發燒期間少量多次食用稠米湯、小米粥、面條、雞蛋羹、蛋花湯、饅頭等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減輕身體負擔,幫助患兒盡快恢復健康。
三、確保全面豐富的營養攝入
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充足的營養攝入有利于幫助患兒提升免疫力,對抗流感病毒,蛋白質還能幫助修復受損的組織、細胞。
在流感恢復期間,不少家長執著于“發物”的概念,只單調地給孩子吃稀飯、吃米湯。劉梅花指出,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兒童流感期間特別是咳嗽、發燒階段,孩子消耗大量能量,其次,部分患兒還合并嘔吐、腹瀉等情況,孩子的能量及蛋白質等營養均處于缺失的狀態,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極有可能導致病程延長。
劉梅花建議:流感恢復期間一定要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多重營養的攝入,不僅是蔬菜、清湯,還要吃瘦肉、魚類以及適當的水果,實在不吃的,可以暫時服用對應年齡的配方奶粉,不過要注意的是:烹飪時盡量要燉蒸煮,并盡量做得細軟。
最后,首冠A+健康指南提醒: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一有癥狀,要盡快就醫;平
時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孩子一日三餐的營養,養成早晚一杯牛奶、每天合適運動的好習慣,孩子體質好,任何病毒都不怕。(謝小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