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多段精心編排的
“跨國富豪送福利”的劇情類短視頻
在網絡上瘋狂傳播
“鉆石女神阿曼達將鉆石礦奉獻出來普天同慶” “世界首富母親梅耶豪擲上億元福利給中國的朋友們發放2000條夏日森林水晶項鏈” ……
視頻中宣稱的
“天然鉆石”“羊脂玉”“滿綠翡翠”等
珍貴珠寶是真的么?
近日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調查揭開這些“跨國”營銷騙局的連環套路
“個人奉獻鉆石礦”為百姓送福利
編造虛假人設、虛構跨國情緣
3月14日,記者在某網絡平臺發現名為“唬講泅—鼎恒珠寶集團”賬號發布的一則視頻,畫面標注“迪拜富豪結婚了居然有這好事?給中國老百姓送福利”的宣傳語。在視頻中,一位自稱“南非鉆石女神阿曼達”的女子為了感謝中國游客對迪拜旅游業的貢獻,決定將家族鉆石礦奉獻出來,打造“璀璨太陽花鉆石項鏈”,讓中國朋友分享她的新婚喜悅。
記者點擊該視頻中的“在線支付”按鈕跳轉至一個名為“香草冰拿鐵”的網店。商品詳情頁標注著“純銀18K莫桑鉆項鏈 售價94.99元”。記者進一步查詢該網店資質發現,經營者為湖南省邵陽市北塔區瓶浩百貨商行(個體工商戶),于2024年6月注冊成立。該店鋪銷量顯示“已拼9.6萬件”。
記者看到,視頻中出鏡的“南非鉆石女神”與婚禮現場新娘的樣貌不符。記者經多方查證以及檢索南非社交媒體、迪拜本地新聞以及珠寶行業權威數據庫,均未發現任何與“阿曼達”相關的真實人物報道。
視頻中迪拜富豪婚禮現場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國際鉆石貿易高度壟斷,個人幾乎不可能擁有鉆石礦并隨意贈送資源,視頻中“個人奉獻鉆石礦”的行為違背常識。
不同“世界首富”
兜售同款商品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
目前
多個賬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
“劇本帶貨”運作體系
如法炮制“跨國富豪送福利”劇本
3月18日,記者發現在賬號“HKad喜虹虹日用百貨”發布的視頻中,世界首富馬斯克的母親梅耶現身中國,向中國朋友贈送2000條“天然琥珀雞油水滴項鏈”;另一賬號“華瑞”發布的視頻稱,世界奢侈品教父、首富阿爾諾為感謝中國西部客戶,豪擲億元贈送“愛馬仕最新款皇室級蜜蠟雞油黃水滴項鏈”。
這兩個視頻分別鏈接至“樂彬彬百貨”網店和“叁盛恬茉”網店,所售的商品均為同款“滿蜜雞油黃水滴吊墜”,售價為99元和99.99元。這兩個視頻除“首富”姓名不同,臺詞、商品、話術和價格都如出一轍。
另外,記者還發現,這些視頻中高頻出現“翡翠”“帝王綠”“天然鉆石”“羊脂玉”等珍貴珠寶的名稱,消費者點擊購買鏈接后,卻在商品詳情頁面出現諧音詞、錯位字符,對實際商品的介紹含糊其辭。
賬號:“餓如”
網店:“璠璠甄選商行”
賬號“餓如”宣稱新疆“和田集團”委托發放價值上萬元的“羊脂玉手鐲”,鏈接轉到網店“璠璠甄選商行”,實則售賣138元的“脂白玉”仿品。經核實,所謂的“和田集團”根本不存在。
賬號:“鼓凱怎簽—廠家直銷”
網店:“卡特甄選店”
賬號“鼓凱怎簽—廠家直銷”在視頻中宣稱富豪老板送價值4萬元的“帝王綠項鏈”,但在鏈接的網店“卡特甄選店”中,該商品標注為售價29.9元的“平安無事牌吊墜”。記者查詢該網店資質證照,顯示“無法打開”,經營者信息成謎。
“天然鉆石”實為玻璃
“皇室蜜蠟”實為塑料
記者先后在“卡特甄選店”和“叁盛恬茉”網店下單購買了“帝王綠項鏈”和“滿蜜雞油黃水滴吊墜”兩款商品,收貨時發現這兩款商品均由浙江義烏發出。
3月19日,記者將“帝王綠項鏈”送至福州戴信珠寶首飾檢測有限公司檢測。檢測人員告訴記者,該項鏈材質實為玻璃。
3月20日,記者將“滿蜜雞油黃水滴吊墜”送至福州特藝城鑒定。該商城泓源珠寶店的珠寶鑒定師辛經理告訴記者,該吊墜中黃色水滴狀物體實為塑料,成本也就幾角錢。
福州珠寶業資深人士閆經理向記者表示,上述視頻中宣稱的“萬元手鐲”“萬元項鏈”,實際成本不過數十元。
這類“劇本帶貨”視頻是如何制作的呢?
資深互聯網專家沙鵬成向記者揭示
這類視頻的技術鏈條
商家盜用原始視頻素材并輸入劇本文案,由AI生成不同的劇情視頻,并以“鉆石女神贈鉆石”“奢侈品教父贈品牌項鏈”等虛構情節,精準激活受眾的暴富幻想。
這些視頻刻意渲染富豪生活,再用“見面禮”“限量”“白菜價”等話術,瓦解消費者的理性防線。
接著,商家采取“視頻引流—跨平臺交易—動態撤鏈”的方式,通過諧音詞、錯位字符,規避審核和監管。
福建省閩清縣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盜用名人肖像編造代言事實,不僅需承擔民事賠償,還可能因虛假宣傳面臨行政處罰。消費者應警惕明顯違背常理的營銷話術。
福州特藝城泓源珠寶鑒定師辛經理提醒消費者,視頻中呈現的珠寶光澤多經過補光處理,與實物往往存在顯著色差與質地落差,僅靠觀看視頻就購買翡翠、蜜蠟、綠松石等珠寶的風險較大。
網購珠寶要牢記四大避險法則:
一是要求商家提供權威鑒定證書,正規鑒定證書會詳細標注顏色、密度、折射率等指標;
?二是警惕價格明顯過低的商品;
?三是警惕“玉”“寶石”“五彩”等模糊表述的文字游戲;
?四是優先選擇擁有實體店的商家進行消費。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張文章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