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淮陰區長江路街道小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晨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嶄新的乒乓球桌上,幾位銀發老人正切磋球技;兒童閱讀角傳來稚嫩的讀書聲,年輕媽媽在便民驛站辦理醫保業務間隙,順手接滿溫熱的養生茶——這個充滿煙火氣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正是長江路街道黨工委以“繡花功夫”織就基層治理錦繡畫卷的生動注腳。
黨群連心站:15分鐘便民服務圈托起民生溫度
午后暖陽里,長江路街道新晨佳苑北區的張大爺踩著青磚步道,悠然踏入小區東南角的“紅領小區驛站”。這個面積120平方米的紅色驛站內,五大功能區井然有序:紅色書吧里年輕的媽媽正翻閱當日報刊,驛站志愿者為居民測量血壓,童趣天地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議事廳里物業管家與業主代表商討著停車位改造方案。自“紅領小區驛站”運營以來,這樣的場景已成為社區日常,日均服務居民超100人次。
紅色動能站:三方協同織密社區治理經緯
長江路街道創新構建“紅網融合”基層治理體系,以“1+3+N”協同機制激活治理末梢。通過“民情速遞”實現訴求30分鐘響應,今年以來,已完成包括垃圾房墻體破損、公廁水箱損壞、小區門前路緣石缺失、下水道堵塞等27項民生實事清單,形成“收集—協商—辦理—反饋”治理閉環。
全齡友好站:精準服務繪就民生幸福圖景
“紅領小區驛站”還創新推出“代辦服務清單”,針對不同群體提供精準服務:為銀發族開設智能手機課堂,累計培訓80人次;為上班族開通“紅色代辦”服務,代收寄快遞、代充水電費、代送生活物資100余件次;為青少年提供讀書角閱讀活動,惠及學童500余人次。在中秋重陽等重要節點,驛站變身“幸福會客廳”,舉辦鄰里節活動15場次,覆蓋居民5000余人次。轄區老人李奶奶感慨:“現在寄快遞、充水電費都找紅馬甲,他們比親人來得還勤快。”
目前,長江路街道已建成示范型“紅領小區驛站”4個,服務覆蓋12個小區1.2萬居民。街道黨建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長江路街道將繼續把“紅領小區驛站”作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按照“接地氣、聚人氣”原則,將陣地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精準推進基層黨建在居民身邊“落地生花”,推動驛站從“物理聚合”向“化學融合”升級,讓15分鐘便民服務圈真正成為群眾觸手可及的幸福圈。(胡業石 湯璐 劉玉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