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中美之間并不太平。在上周五,美國《紐約時報》曝出“爆炸性新聞”,稱埃隆·馬斯克將赴五角大樓,聽取美軍“對華潛在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簡報內容包括打擊中國目標、開戰時間表等細節,并稱相關計劃可能影響美國國防預算分配。消息一出,全球嘩然。
毫不客氣的說,中美之間如果爆發戰爭,那就不單純是兩個巨大經濟體之間的戰爭了,那將直接演變成世界大戰。所以,在輿論瘋傳的檔口,白宮方面緊急辟謠,從特朗普,到美防長赫格塞思及馬斯克本人都相繼公開露面否認消息。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說,這個會議單純就是討論對國防部的裁員,所以要“政府效率部”出面。自己不會尋求對中國開戰。然而,事情真這么簡單嗎?
隨后曝光出來的動靜,在細節上就顯得有些詭異了。美國官方辟謠的力度與速度異常迅速,但矛盾點頻現。例如,特朗普稱會議僅涉及“政府效率”,但國防部的官網的“辟謠公告”寫的內容,卻是會談聚焦“工業政策與馬斯克的企業經歷”,兩者口徑存在差異。
此外,《紐約時報》援引匿名官員稱,簡報內容包含“對華作戰計劃”,而五角大樓未正面回應是否討論涉華議題,僅以“非正式會議”搪塞。這種模糊化處理可能意在掩蓋部分真相,或是通過“泄密-否認”的循環制造輿論焦點,轉移公眾對美軍戰略調整的注意力。
再者,還有一個微妙的細節,是五角大樓原定的開會會議室是“坦克”(the tank),但是在消息泄露之后,會議室的使用安排被取消。五角大樓轉而啟動泄密調查,甚至考慮使用測謊儀。特朗普也承認,馬斯克在華的商業利益,存在“利益沖突風險”,進一步凸顯事件的敏感性。
必須注意的是,雖然特朗普自己宣稱“不尋求對華戰爭”,但不代表不會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模式,將中國拖入戰爭泥潭。結合美國近年對臺海、南海的軍事化動作,其“避戰”表態未必排除通過盟友或代理人挑起局部沖突的可能性。以亞太地區的局勢復雜性,日、韓,菲律賓、越南、印度,乃至澳大利亞,都有可能成為制造事端的“先鋒部隊”。
很大程度上來說,美國對華戰略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都很高,既試圖通過技術巨頭強化軍事優勢,又因利益糾葛難以徹底“脫鉤”。對于這一點,中國在保持戰略定力的同時,也必須高度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