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技產業的“AI+”范式樣本
聽筒Tech(tingtongtech)原創
文|森 哥
編|饒 言
體育產業的AI普惠,正在F1的“速度與激情”中加速。
日前,2025 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落下帷幕,邁凱倫車手皮亞斯特里獲得本站冠軍。在賽車轟鳴聲,超2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車迷聚集在賽場,在F1的“超級引擎”中見證著這場傳統賽事速度與極限的魅力。
作為全世界速度最快、最令人感到刺激的運動,F1已經走過75個賽季,但于全球粉絲而言,其獨特的“速度與激情”的魅力,只增不減。
在F1的背后,同樣是一次現代科技技術的賽跑。于全球觀眾和市場而言,如何通過科技的力量,將比賽的“速度與激情”更為完美地呈現到觀眾面前,成為驗證現代科技的“驗金石”。
每一個賽季,都有著諸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為賽事保駕護航,聯想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聯想集團以全面升級的身份亮相——F1?全球合作伙伴及全球技術合作伙伴。憑借領先的AI終端、AI基礎設施及創新服務,聯想為F1賽事運營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并通過本次大獎賽在賽場旁首設的粉絲互動體驗區(Fanzone),為觀眾帶來更沉浸的觀賽體驗。
“萬物皆AI”的科技時代,通過“AI+體育”的賦能,中國科技企業的AI技術,也在F1的“速度與激情”中得以充分展現和提升。
在這場“科技與速度”碰撞的背后,更是呈現了中國科技企業如何通過技術與品牌,來實現全球化驅動的戰略密碼。
當AI遇上F1的“速度與激情”
2025年,F1迎來的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75個賽季,這場“速度與激情”的傳統體育賽事,跨越了半個世紀,正吸引著空前規模的全球觀眾。
相關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F1全球車迷總數持續攀升。2024賽季,F1以8.265億的車迷刷新歷史紀錄,較2023年同比增長12%。
于觀眾而言,最期待的是一場什么樣的比賽?在諸多F1粉絲看來,最沒有什么能比“置身其中”的沉浸式觀賽更為享受的了。
粉絲的需求背后,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巨大挑戰。過去多年,作為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最受數據驅動的體育賽事,F1一直被業界視作技術的試驗場。
從車手的培養,到賽車的研發,再到賽事管理和保障,直至最后的賽事呈現,每一場F1賽事,都建立在以數據和計算機為基礎的框架上。
僅以觀眾體驗為例,為保障觀眾“極致”的觀賽體驗,首要的挑戰便在于龐大的直轉播數據采集、存儲及處理。
公開的數據顯示,每場F1比賽都會部署約500個硬件,包括攝像頭、傳感器等采集設備,實時采集數據和精彩畫面。不僅如此,現場還搭建諸多設備,采集聲音和圖像。
這背后,是巨大的數據處理需求。數據顯示,每個比賽周末,F1需要傳輸約500TB數據量,相當于每天處理20萬部高清電影。
這些數據,需要實時從賽道旁的賽事技術中心(ETC)傳輸至英國的媒體與技術中心(M&TC),經處理后分發給全球180個地區的60家轉播機構,全程延遲控制在0.15秒內。
也正因此,F1的直轉播團隊被稱作“F1最快車隊”,對設備和技術的要求,頗為極致。
從2022年開始,聯想作為F1的官方技術合作伙伴之一,便在背后充當“背后的冠軍”。憑借強大的硬件配置、高效的散熱系統和穩定的數據處理能力,為F1直播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運行環境,并將賽場的速度與激情帶給全球數億級的粉絲。
自混合式AI開始應用到實踐中后,作為賽事的全球合作伙伴及全球技術合作伙伴,聯想將龐大的數據處理、管理,以及分析和預測等工作,逐步交由AI進行處理。憑借領先的AI終端、AI基礎設施及創新服務,聯想為F1賽事運營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在數年的“試煉”中,聯想的設備和技術得以不斷進化,其混合式AI解決方案的可靠性,也在合作的過程中得到驗證。
尤其是2025年的F1中國大獎賽,相比去年有了顯著變化——AI技術的深度融入。
例如,F1將在中國大獎賽期間首次試用聯想最新發布的ThinkPad X9 系列AI PC,其搭載的“AI Now”個人智能體能夠通過自然語言指令交互,協助工作人員快速完成文檔處理、多語言實時翻譯等任務,極大提升賽事運營效率。
聯想的AI技術還改變F1的運營模式。借助聯想先進的遠程設備管理技術,F1團隊實現了跨地域協同,不受物理位置限制。這使得前往賽道邊的工作人員數量幾乎減半,從250人減至僅130人,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物流壓力。
更為直觀的是,AI與混合現實技術正在重構粉絲的觀賽體驗。
在上海站,聯想全球首個F1粉絲互動區(Fanzone)驚艷亮相,匯聚了聯想moto AI手機、拯救者與YOGA AI PC、AI平板等前沿終端設備。觀眾可以通過高性能設備感受賽道競速,挑戰職業車手最快圈速,還能體驗基于聯想拯救者、YOGA AI PC的端云混合部署DeepSeek大模型。
正是通過聯想的混合式AI布局,車迷能夠獲得如同在賽道與車手一起參與比賽的沉浸式體驗,無論是在現場還是遠程,都能感受到賽事的速度與激情。
而于諸多粉絲而言,在此次F1上海站,聯想給他們帶來了一場全新的科技狂歡。不少粉絲在社交平臺討論,“科技的進步,讓F1的體驗,越來越酣暢淋漓。”
混合式AI的一場躍遷
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看來,“人工智能的下半場,一定是從技術突破進入落地應用的階段,需要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積累用戶反饋,不斷完善,繼續創新。”
聯想的混合式AI戰略布局,正是在與傳統體育賽事的合作和實踐過程中,實現了這一技術和品牌躍遷。
從過去20年看,聯想在品牌塑造上投入最大的事件是北京奧運會,作為第一個躋身奧運會全球合作伙伴行列的中國品牌,它將平臺、技術與產品融入奧運,這為聯想在全球積攢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后,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3年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重要體育賽事,聯想都有參與其中,并一直保持著對重大國際賽事“零故障”支持的成績。
尤其是F1賽場上,從各類智能設備終端,到數據中心;從海量數據,到復雜算法,在F1賽車手跑出極限速度的同時,聯想也用產品和技術顯示自己的超級能力——賽車跑得再快,要處理的數據量再大,聯想都能游刃有余,穩定支撐。
在聯想集團副總裁姚振宇看來,所有的一切,所有“零故障”運行,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戰略落地和部署,那便是混合式人工智能。
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姚振宇明確指出,“混合式人工智能是聯想集團推出來的最重要的業界戰略發展方向,我們認為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架構將會是AI普惠的必經之路。”
這一戰略包含三個核心部分:公共智能、個人智能和企業智能。公共智能主要依托公有云上的強大算力資源池和大型模型;個人智能則是通過終端設備上的小型模型,處理用戶的簡單需求,保護個人隱私數據;企業智能則針對那些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企業,在其自有數據中心部署 AI 能力。
在F1場景中,聯想通過AI終端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以企業智能解決方案賦能賽事組織轉型,并將這兩者深度融合。聯想的混合式AI架構不僅服務于F1,還將通過這一全球技術高地的驗證,進一步完善其AI解決方案,推動AI技術從賽道到社會的規模化落地。
姚振宇亦認為,通過F1的實踐和驗證,聯想的混合式AI戰略將得以更廣泛的復制和應用,在他看來,“經過F1這種嚴苛的賽事檢驗過的方案和服務以及產品,一定會規模化的復制到各行各業和各個場景之中去。”
或許正是因此,聯想集團與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FIFA世界杯達成合作,成為2026年FIFA世界杯與FIFA女足世界杯的官方技術合作伙伴,并將通過新一代AI創新產品組合、服務與解決方案打造首個AI世界杯。
姚振宇認為,FIFA之所以會選擇聯想作為全球官方的技術合作伙伴,目的也是和F1異曲同工之妙,“FIFA希望打造全球首個AI世界杯,聯想最擅長的是全棧的AI技術提供,所以我們走在一起,會幫助FIFA來打造首個AI世界杯。”
在FIFA的合作中,聯想將通過混合式AI,從設備即服務、足球視頻助理裁判技術、基礎設施搭建及游戲與電子競技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球迷在球場內外的觀賽體驗與全球直轉播效果,強化賽事分析能力,并讓數據普惠真正走進全球各參賽國。
于姚振宇而言,當科技和體育碰撞,帶來最大的體會便是,無論是體育還是跟各個行業,都將是達到AI普惠的最終目標,“當所有車迷、球迷用手機來沉浸式參與到一個賽事里邊,無論是觀看賽事,還是參與到游戲或電競節目的時候,背后有VR、AR,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技術支撐。”
體育科技產業的“AI+”范式革命
毋庸置疑的是,體育產業正逐漸成為AI落地的關鍵試驗場。
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報告顯示,體育科技市場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推動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運動員訓練、賽事管理、球迷互動和智能場館建設。德勤預測,2030年后,全球體育行業人工智能的價值將超過190億美元。
AI技術與體育融合帶來的市場增長顯著。據市場研究數據,2023年,全球體育科技產業規模約為187億美元,預期2033年將增至1056億美元,2024-2033年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8.9%。短期來看,這意味著到2025年左右市場規模有望翻倍,涌現大量新機遇。
人工智能在體育領域也保持快速增長,2024年,全球AI體育市場規模約12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以近15%的年均增速攀升。
在中國市場,政策引導產業界打造“智能體育”新場景,利用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腦機接口、5G通信等技術推進體育事業智能化升級。
在大環境的驅動下,通過混合式AI,聯想正在書寫“AI+體育”新范式,推動體育賽事的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提升賽事運營效率,為觀眾帶來更沉浸的觀賽體驗。不僅通過技術提供賽事支持,更通過AI賦能產業升級,推動新質生產力在體育領域的落地。
從過去諸多賽事的實踐來看,聯想與傳統賽事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設備供應,而是一場從“硬件供應商”到“智能服務商”的生態躍遷,不僅展現了其技術實力,更以“極限場景驗證+全球化服務+生態重構”的模式,確立了在AI驅動、混合式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創新領導力。這種轉型,正在重塑體育科技產業的游戲規則。
正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所言,“聯想與F1的攜手,是科技與體育結合的典范。”
這也意味著,聯想與F1、FIFA等全球知名賽事的合作,將繼續引領“AI+體育”的融合創新,不斷拓展科技與體育的邊界,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加震撼、智能的賽事體驗,同時也為AI技術的普惠落地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全球舞臺。
而隨著聯想在F1等傳統體育賽事中的技術沉淀與生態布局,中國科技企業有望以“技術+標準”雙輪驅動,在全球體育科技產業中從“參與者”邁向“規則制定者”,開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新篇章。
可以預見,在中國科技企業的推動下,科技與體育的融合將在未來幾年催生更多新模式、新業態——無論是更智能的裁判和訓練系統、更沉浸的觀賽體驗,還是更龐大的體育數字經濟。
(圖片來自聯想集團官方。)
(聲明:本文僅作為信息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