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間,山東省委組織部發(fā)布了一條涉及銀行業(yè)的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概言之,白雨石“現任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行長,擬任省管企業(yè)正職”。
注:截圖來自于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公眾號魯祖軒。
事實上,白雨石不僅是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豐銀行”)的黨委委員、副行長;其還是該行代為履行行長職責的副行長。故而盡管尚未明確是哪家省管企業(yè)正職,但相對而言恒豐銀行的可能性還是相對較大的;在空缺兩年半之后行長人選的大概率確定,能否使得該行的經營治理就此趨穩(wěn)?
行長之位竟空缺兩年半!白雨石如出任確實最為合適
在我國的商業(yè)銀行系統(tǒng)中,六大國有銀行、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相對較大的規(guī)模以及較為顯著的市場影響力,而備受市場和輿論的矚目。但其中,卻有這么一家銀行因自身的種種因素而略顯“突兀”,那就是恒豐銀行。但由于系列原因,該行多年的發(fā)展卻可謂是好事多磨。
這一問題,在高管治理層面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并曾在輿論界轟動一時。
曾經,該行的兩位董事長姜喜運和蔡國華,先后都因為較為嚴重的貪腐問題而東窗事發(fā),并均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其中蔡國華一案,更是曾引起業(yè)內的轟動,正是該行原行長欒永泰對其涉及的嚴重貪腐問題進行實名舉報,才使得該行的內部經營治理進入了輿論和監(jiān)管部門的眼簾、從而迎來了“刮骨療毒”的契機。
除此之外,恒豐銀行的高管任命問題也長期較為薄弱、關鍵人事任命懸而未定。一方面,該行在原行長王錫峰于2022年8月8日離職后,行長的寶座就空缺至今、超過了兩年半之久;同時,目前的高管團隊中僅有 “80后”副行長白雨石,以及聶大志和鄭現中兩位副行長。
一般而言,對于大行而言“一正五副”、或是“一正四副”都是較為常見的高管配置;而恒豐銀行在行長缺位的情況下、竟然只有3位副行長在職,這一高管力量是明顯偏弱的、未必能很好滿足日常經營管理的實際需求。
盡管尚未有正式消息明確公布,機構之家也不妄作揣測,但如果白雨石果真接任了恒豐銀行行長一職;那么或許就是一個積極向好的信號,后續(xù)該行的高管團隊完善也可能會提上日程。
圖片人物系本次任前公示公告的白雨石
公開資料顯示,白雨石出生于1982年,最終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并獲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并具有CPA中國注冊會計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FRM金融風險管理師等多項資質。
白雨石早期曾就職于中國銀行系統(tǒng),并從事過財務管理部流動性管理方面的工作;2015年7月加入恒豐銀行后,又先后擔任該行的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以及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資金運營中心籌建組組長、總經理等系列職務。2022年6月起升任恒豐銀行的黨委委員,又在2023年1月17日正式獲得監(jiān)管部門批準、出任該行的副行長一職。
2025年1月3日,該行又發(fā)生了系列的高級管理人員調整備案,在國家企業(y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上,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白雨石“代為履職”和“總經理”的字眼。
事實上,世間的很多事固然有偶然性,但也有很多事有其合乎情理的必然性。白雨石如出任恒豐銀行行長,從各種情況來看也確實最為合適。
首先,在原行長王錫峰于2022年8月8日離職后,該行行長一職已空缺超兩年半之久;如何盡快確定行長人行,通過確立“主心骨”而穩(wěn)定“軍心”已是迫在眉睫,并且可能也是監(jiān)管部門、銀行股東和內部各級員工的普遍期待。
同時,續(xù)鄭現中副行長代為履職之后,白雨石副行長已是原行長王錫峰離職后代為履職的第二位副行長,畢竟行長作為銀行的最高經營管理者、哪怕是代為履職人選的確定也是審慎的,該行已經“一而再”、恐怕未必會“再而三”。而本次傳出白雨石的任前公示公告信息之后,這種再改弦更張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最后,就是年齡的因素。1982年出生的白雨石年齡潛力還是相對明顯的,如能正式確定為行長人選,還能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較長時間;而現任的鄭現中副行長出生于1967年、2025年已是虛歲58,而聶大志副行長更是出生于1964年、新年之后已是虛歲61。
恒豐銀行后續(xù)經營治理能否就此趨穩(wěn)
從2015年至今,恒豐銀行的營業(yè)收入及歸母凈利潤曲線歷經大幅波動,詳見下圖:
單位:億元;
基礎數據來源:Wind。
作為12家全國性股份制行之一,恒豐銀行的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后在2003年改制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完成市場化改革股改建賬。2019年,該行也將注冊變更至山東省省會濟南,以適應自身的發(fā)展;截至目前,無論是京津冀、江浙滬、還是兩廣,以及中西部重點區(qū)域,恒豐銀行的網點也已輻射了全國大部分區(qū)域。
根據Wind口徑的2024年3季報數據,該行當期總資產為1.49萬億元、同比增速5.90%,實現營業(yè)收入192.51億元、同比增速5.14%,而歸母凈利潤為41.39億元、同比增速2.02%,凈息差1.56%、相比上年末的1.59%略降0.0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37%、相比上年末的11.92%提升了1.45個百分點。
恒豐銀行的行長正式確定、高管團隊趨于穩(wěn)定和恢復之后,該行的經營治理是否會隨之而逐步優(yōu)化趨穩(wěn)也值得關注。
除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從數據分析、該行一方面是資產質量問題仍較為嚴峻。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19年為3.38%;后續(xù)盡管逐年下降,但在2023年末仍高達1.72%,而同時9家A股上市股份制行中最高的華夏銀行也僅為1.67%。
同時,恒豐銀行在2023年末貸存比已經達到了104.52%,這一水平與上述的9家股份制行對比,僅次于興業(yè)銀行的106.30%。較高的貸存比,不但意味著后續(xù)通過增加貸款規(guī)模而創(chuàng)收的潛力已相對更小;同時業(yè)務結構調整優(yōu)化的余地也會更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