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今天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如果咳嗽、咳痰持續2周以上,應懷疑得了肺結核,及時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肺結核規范全程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愈,還可避免傳染他人。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在眾多兒童疾病中,肺結核這一古老的傳染病依然威脅著孩子們的健康。它起病隱匿,癥狀多樣,容易被忽視,卻可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兒童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更容易感染結核桿菌。兒童肺結核癥狀不典型,容易與普通感冒、過敏等疾病混淆,導致誤診漏診。
兒童患肺結核的癥狀與成年人有所不同
兒童肺結核以原發性肺結核為主,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容易被誤診、漏診。
世界衛生組織總結兒童肺結核最常見的典型癥狀為咳嗽,尤其是持續超過2周,嚴重程度仍無緩解的咳嗽;長時間發熱,以低熱為主;其他癥狀有盜汗、飲食欠佳或厭食、體重減輕或體重增長緩慢、異常疲勞、活動減少等。
兒童肺結核的非典型癥狀為持續高熱、呼吸窘迫、胸內結核性淋巴結腫大壓迫氣道導致不對稱且持續性喘息,伴結核性胸膜炎時還會出現胸痛等癥狀。少數青春期孩子患肺結核時,會有咯血表現。
成年人罹患的肺結核以繼發性肺結核為主,臨床表現除咳嗽、咳痰、發熱、體重下降、乏力外,約1/3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得了肺結核,會有后遺癥嗎
經過及時診斷、規范抗結核治療,兒童肺結核患者多數可以痊愈。兒童肺結核的治療原則與成年人肺結核相同,分為強化期和鞏固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3個月至16歲的非重癥、非耐藥型兒童肺結核患者療程為4個月,部分重癥、耐藥型患者需要治療6個月或更長時間。幾乎所有兒童和青少年對抗結核藥物耐受性良好,藥物副作用并不常見,最重要的副作用為肝毒性。
有的家長擔心兒童患肺結核后會出現肺結節。實際上,患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粟粒性肺結核的兒童,在肺部CT檢查時都會發現肺結節。在規范抗結核治療后,肺結節可能縮小、消失,部分病灶會出現鈣化。需要注意的是,少數肺部存在破壞性病變、因支氣管結核等遺留支氣管狹窄的兒童,還面臨長期的呼吸道疾病高風險,應長期隨訪評估。家長除了積極帶孩子進行篩查和治療,還要了解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及療程,監督孩子日常用藥、定期復診等。
結核病還可以怎樣預防
除了及時接種卡介苗,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另一個重要預防措施是對診斷為“結核感染”者進行結核病預防性治療。“結核感染”以前被稱為潛伏性結核感染,是指對結核分枝桿菌抗原刺激產生持續免疫反應的狀態,但沒有確診為結核病。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單用異煙肼6~9個月、單用利福平4個月、使用異煙肼聯合利福平3個月等。
很多家長抵觸結核病預防性治療,認為孩子沒有癥狀,沒有必要接受長達數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實則不然,結核病預防性治療可以降低從結核感染進展為結核病的風險。結核感染者雖然沒有結核病的癥狀或體征,也沒有傳染性,但將來有發生結核病的風險。
來源:健康中國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