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們家消費降級也有五六年了。
也就是說,在經濟還沒下行時,我們就主動降級了。
年開支從以前的8w多(房租以外所有花銷),降到了現在的3w塊(房貸以外所有花銷)。
3w是兩個人的開支哈,平均到個人的話,相當于一個人一年才花了1.5w。
我忍不住要覺得我家的錢越來越禁得住花了!
而且,這個過程中,我對消費降級也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覺得,所謂消費降級,不過是把現在要花的錢,留給未來花。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難免會心有不甘。
好像在拿“現在”跟“未來”比誰更重要,天平很容易左右搖擺。
我想很多剛開始存錢省錢的人,應該都有過這種“不甘”。
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我們先來做個算術題。
假如我的月收入是1w,未降級前,月開支是8k,即每個月存2k,一年就能存下2.4w,可以支持3個月沒有收入。
又假如消費降級后,我的月開支比原先少了20%,也就是8k降到了6.4k。
那我每個月就可以存下3.6k,一年就有4.32w的存款,可以支持6個多月沒有收入。
也就是說,僅僅通過消費降級20%,我打工一年買來的“自由時間”就能夠翻上一倍。
是不是很反直覺?是不是有種錢越來越像錢的感覺了?
這才是消費降級之魅力,不但能夠增加儲蓄,還能讓儲蓄變得更“耐用”。
還有另外一個角度!
如果我們現在仍然保持過去8w的生活開支,加上近6w的房貸,一年的開支就要14w,平均到每個月1w多。
而消費降級后,一年只需要花3+6=9w,每個月7.5k。
遇到像這兩年經濟下行,工作不好找的情況,你會發現,萬一失業后,月薪7.5k的工作,總要比月薪1w+的工作好找些吧。
這就是消費降級對普通人的意義。
它讓我感覺特別安心,仿佛不管未來如何,我都能把自己照顧好!
我這里所說的消費降級,并不是不消費哈!
而是不再追求消費主義帶來的多巴胺,轉而去追求健康生活和自我成長帶來的內啡肽。
比如說——
喝一杯高糖奶茶20元,不如買兩大瓶鮮牛奶喝一周。
我現在覺得濃郁的鮮牛奶可要比外面的奶茶好喝多了,還很健康。
點一份又油又咸的外賣30元,不如去市場買一斤蝦或一條魚。
清蒸一下,撒上醬汁,就能好好吃上一頓飯。
這個質量,外賣是沒法比的。
永遠在追逐下一件更好看的衣服鞋子,不如換成瑜伽墊+跑鞋。
這會讓我們得到健康的身體和隨便穿件T恤都好看的美好身材。
效果不明顯卻還在不斷囤貨以至根本用不完的化妝品和護膚品,不如拿出一瓶的價錢換成一年的讀書會員。
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一種美!
我的消費降級也不是只買最便宜的東西。
長期只買廉價物品,會給人帶來極大的不配得感和匱乏感。
就好像《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這部電視劇里面的姐姐一樣。
她為了省錢,什么都挑便宜的買,結果有一天情緒崩潰了,用她的話說,感覺自己也變廉價了。
這不符合我的追求。
就像上面說的,消費降級不過是一種消費的轉移。
從不健康轉移到健康。
從治標轉移到治本。
從消費主義轉移到真實需求。
其實是可以很省錢的。
所以,我喝的是我喜歡的鮮牛奶,而不是最便宜的鮮牛奶。
我用的是我喜歡的手機電腦,而不是最便宜的手機電腦。
我沒有虧待自己,卻還是把錢省下來了。
這才是可持續的消費降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