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熱搜上有個話題,看的小柴心里著實不是滋味,同時也是感同身受!
這個話題大概是,一家長給孩子投保了50萬的重疾險,前不久,很不幸,自己孩子因流感并發患上了心肌炎身故,隨后,家長去找保險公司理賠,但遭到了拒絕,只賠付了1.38萬。
而這1.38萬,說起來也不是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而是這位家長給孩子交了三年的該重疾險保費,一年4632元,算下來剛好是13896元。
看到這里,小柴的第一反應是,現在保險公司的生意都這么做了嗎?
賣保險的時候,那些銷售們舔著一副救世主的嘴臉,嘴上就像安裝了發動機,哐哐一頓輸出,各種承諾。
然而,到了理賠的時候,直接給你把交的保費退了就完了?我們該怎么理解這種行為呢?大概就是,商保這種生意被他們做成了只收保費,一旦遇到理賠,就把你交的保費退了就結束了。
但大家都知道,保險這種東西,買的就是以防萬一,大概就是一萬個人中,只有一個人遭遇不幸去理賠,那么剩下的9999人的保費,就成了保險公司的純利潤……這算盤敲的會不會自己都覺得過分無比?
而那些遭遇不幸,申請理賠的用戶交了那么多的錢,原來只是被他們拿出銀行吃了幾年利息,這不是妥妥的耍流氓嗎?
沒記錯的話,今年開年以來,該熱點事件中的這家公司屢次登上熱搜,比如,穩居中國五百強前十五、在全年總收入2230.63億的情況下,營業利潤就達到了1072.8億元。
除此之外,這家公司CEO的年薪達到約1億元更是沖上熱搜。而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為了挖來這位CEO,更是大手一揮,支付了2個億的轉會費。
還有更早的,這家公司各地的辦公樓也是越來越豪華,比如隨便一出手,建棟樓就要花87億元。
那么除去各種營銷費、人力成本,運營費,這家公司就只剩下賺錢了。可動不動億元年薪,以及各種闊氣的開支,還能一年有上千億的運營利潤。
那么,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有多少是偷走的老百姓的救命錢?以及背后藏著多少把人當牟利工具的黑心?
那些躺在醫院里的人,還不夠可憐嗎?他們是怎么忍心,讓這些躺在醫院里的人,成為他們牟利的工具的?
而當有人失去親人,想去理賠的時候,這些黑心的保險公司,直接一棒子,把他們轟出門外,錢撈完了,在他們眼里就成了「垃圾」?原來,熱搜里的財大氣粗,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和救命錢成就的。
在該拒賠事件中,保險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不符合嚴重心肌炎」條款為由拒絕理賠,只退還1.38萬元保費。
可明明,醫院給出的結論是,孩子因為心肌炎離世,但保險公司卻判定,不符合嚴重心肌炎,人都沒了,還不算嚴重心肌炎,到底怎樣才算?
在這份合同心肌炎重疾險的條款中,認定為嚴重心肌炎的指標是:心功能衰竭程度達到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之心功能Ⅳ級,或左室射血分數低于30%;持續不間斷180天以上;以及永久不可逆性的體力活動能力受限,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
保險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已故孩子,不符合上述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確診心肌炎,三小時就人沒了,顯然不符合持續不間斷180天以上,以及不符合永久不可逆的體力活動能力受限……
這么變態的條款,不僅重新定義了「嚴重」,更可以說,把很多相關疾病的申請理賠用戶拒之門外了。
換句話說,他們這些條款,如果你想申請理賠,患者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條款去生病,然后病程,也要嚴重按照條款去進行,這合理嗎?顯然不合理……誰能控制疾病的走向呢?
隨著輿論的發酵,以及律師的介入,這件事,算是有了一個好的結果,用戶拿到了應得的賠付金。
但是事情發展到了這里,小柴內心全是不安,我們的商保行業,到底黑到什么地步了?一個正常的理賠,需要熱搜和律師介入才能理賠成功,可是,十幾億老百姓,有多少人能被熱搜眷顧,能請得起律師?
而這個案例,絕非個例,而是整個商保行業的一個縮影,該事件,也只是撕開了商保黑暗世界的一條口子。
有數據顯示,僅在重疾險領域,有87%的糾紛來源于「疾病定義不符」,此外,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也顯示,2024年,人身險公司萬丈保單的投訴量達1.82件,其中健康險占比超過60%。
而殘酷的是,70%的消費者因為訴訟成本高,最終放棄理賠,而相反,律師介入扣,獲賠率卻高達90%。
看到這里,小柴也想起去年一同事因病手術理賠的案例,小柴這位同事,給全家五六口人,都買了某平臺的百萬醫療險,堅持交保費交了七八年了,大概交進去好幾萬了。
然而,去年他因病住院手術,總計費用大概1.8萬元左右,醫保支付完,自費了大概兩千多,他本來想著,用這個百萬醫療險,把自己自費的部分看能不能申請掉一些,于是滿懷期待的到醫院花近百元打印費和二十多塊的快遞費打印了兩百多頁的材料。
然后去平臺申請理賠,說好的快速申請理賠,0免賠,平臺光資料就退回修改了三次,最后,資料終于沒問題了,申請的結果是,成果理賠0元,答復是,達不到免賠額,需要攢夠一萬才能賠。
換句話說,就是需要這位同事,六年內至少再動同樣的四次手術,才能攢夠這么多錢。
平均一年多就要動一次手術才能理賠,我感謝這家保險公司祖宗十八代!
小柴這位同事,一氣之下,將全家交了七八年的該百萬醫療險全部退了,但他這些年交出去的幾萬塊錢,無疑成了該公司沒有付出過任何成本的利潤。
成了保險公司那些高管豐厚的年薪,以及餐桌上的大魚大肉,老百姓辛苦賺的血汗錢,就這樣被無情地洗劫走了。
然而,在這個案例中,遇到這樣的保險公司,用戶根本沒法維權和跟他們扯皮,就算請個律師理賠成功了,又能怎樣,打官司準備資料、律師費,耗時一年多,花的錢比理賠額多不說,還要耗費更大的精力。
那么最終,也只能認栽,或許保險公司在產品的設計上,也是抓住了這樣的用戶心理,讓打折疾病保險旗號,牟利的生意能夠如魚得水。
而這也是如今商保市場套路的一個縮影,而他們可以說,各個環節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各環節聯合起來圍剿用戶,讓用戶心甘情愿地掏錢,最終理賠不成功,然后可以將這些老百姓的血汗錢、救命錢,洗成他們的上億年薪、豪宅嫩模別墅。
可能最受詬病的就是銷售端那些為了業績喪盡天良的保險推銷員,賣保險的時候,他們偽裝成救世主、或者直接裝孫子認爹認娘、認爺爺爺認奶奶,花言巧語各種承諾。
就好比前幾天沖上熱搜的那個保險銷售人渣,他們盯上認知不高的老年人,以小利誘導老人買各種保險,在騙光老人養老錢,在老人沒錢的情況下,幫助一個67歲種了一輩子地的老人偽造收入5萬-20萬的的假證明,讓老人網貸10萬買各種保險,讓老人前后損失高達14萬。
而這樣的人渣,是整個保險銷售端普遍存在的現象,或者說是保險推銷員被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技能。
而在保險條款中,刻意模糊醫學標準,就比如上述心肌炎身故案例中,持續治療180天這樣的嚴苛條款,到了理賠環節,他們則更是上演「核賠霸權」,開始逐句,甚至逐字跟你講條款、耍無賴……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花言巧語的引誘投保,機關算盡的拒絕賠付。
事實上,商保作為重要的社會保障,本來應該能發揮重要的社會價值的,然而,在這片土地上,一談商保、尤其是健康保險,幾乎所有人可以說「聞風喪膽」,甚至讓人深惡痛絕。
在國內,只要談到商業保險,總是充滿著消解不了的負面情緒,在網上,但凡和保險有關的內容,基本上全是負面消息。
套路、文字游戲、不公平條款、復雜的理賠流程、以及那些消耗親戚好友關系開單的銷售們……關于商業保險的每一個環節,到處都是惡臭。
而有需求的用戶,每一個環節,沖過腦門子的第一個疑問一定是這里有什么套路,我該注意點什么?
以及:「保險公司只有兩種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說法更是深入人心。
顯然,商保玩家們,如今都快把商保這件事的飯碗摔光了。
可是,保險本來是一個好經,一個雙贏的行業,只要上下游都遵守基本的規則,保險這個行業,面對十幾億人的市場,尤其是在老齡化時代,必然大有可為。
然而,念這經的和尚,心都壞透了,個個視財如命,他們的貪婪讓這個行業越來越骯臟了。
他們為了快速地賺取利潤,邊吃飯邊摔碗,不惜把整個行業攪的臭氣熊天,甚至也不惜在自己臉上不停的扎刀子,流膿生瘡也無所謂。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