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直播電商頭部企業三只羊因“香港美誠”月餅和“鮮多裕”牛肉卷質量問題,被合肥市場監管部門重罰6894.91萬元,并啟動“退一賠三”政策。這場風波不僅讓企業股價暴跌,更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然而一年后,三只羊通過系統性整改重回公眾視野,累計賠付2777.85萬元,并承諾“應賠盡賠”。這場從崩塌到重建的歷程,恰似一場復雜的商業談判——既要直面輿論壓力,又要重塑信任關系,其背后隱藏著深刻的戰略邏輯與人性博弈。
危機爆發:從流量狂歡到信任崩塌
三只羊曾是直播電商的“神話”,年帶貨額超160億元,粉絲過億的主播小楊哥更是行業標桿。然而,虛假宣傳的曝光瞬間將其推向深淵。消費者質疑產品質量,社交媒體上“退賠難”的聲浪高漲,企業形象一夜間從“國貨之光”淪為“失信典型”。這像極了一場談判中的“過往困局”——企業因短視行為失去籌碼,而對手(消費者與監管)手握法律與輿論的雙重武器。
此時的最大難點并非賠償金額,而是如何打破“對抗情緒”。李力剛老師提出:“處理危機要先‘治心情,后治事情’。”三只羊的第一次破局,正是通過“退一賠三”政策快速止血。這一策略不僅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退一賠三”條款,更以超預期的賠償標準傳遞誠意。社交媒體上,消費者曬出退款截圖,輿論從“討伐”轉向“觀望”,為后續談判爭取了緩沖空間。
中期博弈:從僵持到價值重塑
然而,退賠只是第一步。三只羊的“中期守局”需要解決更深層矛盾:如何證明整改誠意?企業選擇“以資源換信任”——引入3家第三方品控機構、壓減80%合作品牌、建立7類產品品控標準。這些動作看似增加成本,實則通過“資源準備”重塑談判優勢:用透明化流程消解質疑,用高標準倒逼供應鏈升級。
李力剛老師在談判課中說過:“劣勢方需通過‘紅白臉策略’示弱與示強結合。”三只羊的“紅臉”是主動公開整改細節,甚至接受主播停播;而“白臉”則是強化法律團隊應對惡意索賠,避免企業被過度消耗。這種“剛柔并濟”的策略,既安撫了消費者情緒,又守住經營底線。
終局破冰:從妥協到共生
真正的轉折點在于“價值方案”的塑造。三只羊將整改與公益結合,通過助農直播、鄉村振興專場等行動,將商業行為升華為社會責任。例如,其新疆切糕助農項目不僅挽回口碑,更以“情感牌”激活粉絲認同。這種“妥協方案”并非單純讓利,而是通過“時間與空間雙重策略”重建長期關系——用時間證明誠意,用空間(新業務)轉移矛盾焦點。
最終,三只羊的復播雖未明確時間,但其“用行動代替承諾”的策略已初見成效。這場風波揭示了一個真理:商業談判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與信任的博弈。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唯有在“底線思維”中保持彈性,在“資源整合”中創造共贏,才能穿越危機,實現可持續成長。李力剛老師觀點是:“談判的最高境界,不是擊敗對手,而是讓對手成為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