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后,我軍7大根據地實力排名
7、華南根據地。包括東江抗戰根據地,海南島瓊崖根據地,總兵力為2萬人。該根據地創建時間短,沒有主力部隊。抗戰后期,王震359旅南下到廣東,被廣東軍閥阻撓撤回。
抗戰勝利后,東江抗戰根據地部隊撤到山東,組建為兩廣縱隊。瓊崖縱隊一直在海南島堅持。
6、陜甘寧根據地。面積12.9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部隊加民兵8萬多人。
解放戰爭,與晉綏根據地合編組建西北野戰軍。
5、晉綏根據地,人口為300萬,兵力4萬余人,民兵部隊8萬人。部隊主力抽調保衛延安,加入西北野戰軍。
4、晉冀魯豫根據地。人口2000余萬,正規軍和軍區部隊30多萬,民兵40余萬。
解放戰爭,發展為晉冀魯豫野戰軍,也稱為中原野戰軍。
3、晉察冀根據地。面積2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2500多萬,兵力32萬人,民兵等二線部隊90萬人。
解放戰爭,開局遭遇三連敗,1947年朱老總到華北,進行整軍,后來發展出華北第2兵團、第3兵團。
2、山東根據地。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00萬人。兵力27萬人,民兵及自衛隊100萬人。
抗戰勝利后,我軍最大成片根據地。羅榮桓帶領8萬主力部隊及大量干部進軍東北。留下部隊組建為華東野戰軍多個縱隊。
1、華中根據地。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萬,兵力30多萬人,民兵部隊96萬人。新四軍抗戰中發展迅速,根據地實力排名第一。
黃克誠帶領第3師3萬多主力進軍東北。
李先念第5師與八路軍河南軍區合并,組建中原軍區,1946年被國軍重兵圍剿,分散突圍。
陳毅帶領部分新四軍北上山東,與山東八路軍組建山東野戰軍。
粟裕在蘇中組建華中野戰軍。后來這兩支主力合并為華東野戰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