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路 行
設計/ 張 萌
來源/ Electrek、CleanTechnica等
作者/ Peter Johnson、Steve Hanley等
2月,豐田宣布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140億美元建造的電池工廠準備投產,該工廠占地超過700萬平方英尺(約65萬平方米),約相當于121個足球場的面積。豐田之前透露,該電池廠將建設10條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生產線,4條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生產線,到2030年,工廠將分階段提升產能,最終實現年產量超過30GWh。
現在,該工廠除了為豐田車型提供電池外,還將成為其他汽車制造商的主要電池供應商。
豐田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電池工廠
據《日經新聞》報道,為應對美國關稅規則的變化,本田將從豐田購買混合動力車電池。這項交易使本田得以避開對從中國和日本采購的零部件征收的高額進口關稅,同時使豐田的北卡羅來納州電池廠獲得先機。
關稅政策決定制造業的優先重點
美國對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正在增長。本田表示,2024年該公司在美國銷售了約31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占其銷量的20%以上,到2030年,其目標是全球混合動力汽車銷量(不包括中國市場)達到130萬輛。豐田計劃到2030年將北美電動汽車(EV、PHEV和混合動力)銷量提高到80%。
幾十年來,豐田和本田一直是激烈的競爭對手,爭奪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此前,本田一直從日本和美國以外地區的制造商處購買電池,然后運往美國用于生產。但該公司與大多數公司一樣,正為特朗普上任后的變革做準備。
美國現任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包括本月生效的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10%的新關稅,以及日本制造汽車的關稅預計將從2.5%升至25%,這預計將導致日本六大汽車制造商在美國損失約200億美元。
單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就可能讓本田損失約47億美元,該公司面臨著重新考慮其供應鏈的壓力。本田不會自行吸收成本或將其轉嫁給消費者,而是從今年4月開始每年購買40萬個豐田制造的混合動力電池組。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聯盟。本田只是從豐田購買電池,沒有達成互惠協議。但此舉對兩家汽車制造商來說都比較劃算。本田計劃擴大其混合動力車產品線,需要穩定、免關稅的電池供應;與此同時,豐田獲得了一個大客戶,這將有助于證明其在北卡羅來納州大規模電池投資的合理性,也將幫助豐田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成本。
這筆交易還表明,日本汽車制造商正朝著減少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轉而選擇國內或美國生產的方向發展。雖然本田哪些車型將使用豐田電池的細節尚不清楚,但CR-V Hybrid的可能性較高。由于本田的目標是增加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因此在美國尋找電池供應商有助于確保其生產不間斷——即使進口零部件的關稅繼續上升,這是一種避免價格上漲并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方法。
務實的商業決策
日本兩大汽車制造商之間的合作正值全球汽車業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警惕性日益提高之際,但本田和豐田并不是唯二兩家為了避免關稅而重新配置供應鏈的制造商。
大眾和保時捷正在考慮在美國生產以繞過進口關稅,而沃爾沃則推遲了EX30的發布,以避開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的100%關稅。
與此同時,通用汽車于1月削減了其墨西哥工廠的產量,該工廠生產雪佛蘭Equinox、Blazer和本田Prologue。Stellantis上個月停止了其位于加拿大布蘭普頓的裝配廠的運營,該公司原本計劃在該廠生產吉普指南者(Jeep Compass)電動車。
隨著貿易政策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可能會發現他們正在建立類似的意外合作伙伴關系,以保持業務平穩運行。如果關稅繼續升級,我們可能會看到曾經將彼此視為競爭對手的汽車制造商之間進一步合作。
目前,豐田和本田的交易是否會發展出更多的變化還有待觀察。但這是一個務實的商業決策,它凸顯了全球汽車格局正在發生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