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昨天的天氣真好,陽光明媚,我和幾位朋友有說有笑的在健康步道散步,欣賞這美麗的自然風景。
老古說:“你們在這里等我一下,我去給朋友打個招呼”。
老古返回來很生氣的說:“什么人吶,他明明看到了我,假裝沒看到,順著另一條小道走了,我還叫了幾聲,根本沒有反應”。
朋友問他,你這是什么朋友?
他說:“她曾經是我單位的領導,已經退休十幾年了,在位時對我有幫助,我們幾年沒見面了。今天遇到了肯定要問候一下”。
另一位朋友說:“也許她不想見你,也許年齡大了耳朵背沒聽到,或許眼睛近視”。
老古突然想起來了,前幾年大家都在議論她被騙的事,那時我在外地帶孫子,也沒關注此事。
她叫許冰,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職員。在那個年代,家庭條件是比較優越的,應該說衣食無憂。她工作能力強,為人處世仗義,樂于助人,在單位威信比較高。后來擔任部門領導。
許冰兒子在上海工作,并且買房買車,還在本地繁華地段買了幾個門面出租。丈夫退休后,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品嘗各地特色美食,生活過得十分愜意。
有一次朋友聚會,一位房地房齊老板找到許冰,請求幫忙湊點錢,并且承諾給予高利息。因為許冰不缺錢,也不想獲得高利息,當場拒絕。
幾天后,為了消除顧慮,齊老板又找到許冰商量,絕對的把握,絕對的放心。當時房地產十分火熱,明眼人都知道穩賺不虧的買賣。
兩口子一合計,退休工資是固定的,這幾年游山玩水也花了不少錢,銀行存款利率又低。尤其是對齊老板的為人十分了解,這幾年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當年在上海買房,主動借50萬,五年后才還。這次有困難,理應幫忙。
出于為朋友解困,東拼西湊200萬元,交給齊老板,并履行手續。僅僅用了8個月,獲利近20萬元。要知道當年存款利率,三年才4.75%,這比存銀行誘惑大多了。
許冰:“資金已經周轉開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齊老板:“最近又招標一個新樓盤,投入較大,銀行貸款麻煩,手續也很復雜,該抵押的我都抵押了,只能在民間借貸,還需要你的支持。利息一分不少”。
許冰有心幫,但自己也無能為力。在一次家庭聚會時,許冰講到此事。大家覺得許冰的為人,也不會懷疑受騙,主動叫許冰牽線搭橋。
就這樣親戚托親戚,朋友托朋友,主動找到許冰。僅這一次為齊老板湊款500萬。許冰為每個人打了欠條。后來有人陸陸續續找到許冰。許冰也從中獲得高回報。
兩年后房地產市場下滑,房子賣不出去,根本無力償還債務。
一時間,民間借貸爛成了一鍋粥。有找齊老板的,有找中間人的。許冰更是頭大,所有借貸人找上門來,根本無法正常生活。哄也不是,躲也不是,只能叫冤,找齊老板訴苦。后來齊老板也跑路了。
齊老板說:“我不是騙子,也不是有意預謀,誰知道無情的市場,搞得我們措手不及,我也在喊冤,對不起大家。我是有口難辯,不是騙子也成了騙子,內心的痛苦向誰說。跳樓的心我都有”。
許冰已經陷于絕望,為了還朋友的債務,把上海的房子,本市門面,車子,就連自己的手飾也變賣了。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自己也是受害者。她自己也沒想到,老了老了還遭這份罪,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這種傷痛只能自己一家人獨自承擔,無人分憂。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何時能還清還是未知數。許冰再也不是人們認識的許冰。
債務人自己也講:“我們認識許冰多年,很相信她的為人,沒有一點防備,沒想到獲得的卻是刻骨銘心的教訓傷痛”。
在借貸方面,因高利息的誘惑,多少人貪小便宜吃大虧,還有多少人吃啞巴虧。
2025.3.21
☆ 本文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