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市場的一條大陰線讓大家心里拔涼拔涼的,很多人都陷入恐慌情緒。
難道行情要結束了?還會有反彈嗎?是不是進場的黃金時期?
各種猜想層出不窮,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上周下跌的貓膩!
文末還有超實用的炒股干貨,錯過了可就虧大啦!
一,下跌的原因
上周五的市場表現可謂慘烈,創業板、科創板指數跌幅均超過2%,上證指數也在全天成交1.55萬億的背景下收跌44點,失守3400點大關。
對于這次下跌,客觀因素包括股指交割日,波動本就難以避免;
納斯達克金龍指數連續兩天調整,對國內市場形成壓力;
匯率小幅負增長,不利于外資流入;
甚至華為發布會低于預期也被視為對科技端的利空。
從成交量來看,其中,融資額大幅飆升,資金集中涌入科技、AI、機器人等題材小票進行投機炒作,TMT行業的成交量幾乎占到了市場的一半。
此外,花旗銀行的研報顯示,外資對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時間持悲觀態度,預計2027年出貨量僅為7.6萬臺,2032年也不過50.2萬臺,遠低于市場預期。
但歸根結底,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股價上漲的內含預期已經領跑于資金面。
簡單來說,就是股價漲得太多,而缺乏進一步向上的催化劑。
二,良性回調
盡管如此,我依然認為這次回調并不值得過度悲觀。
這根陰線并不是對中國經濟復蘇的證偽,也不是對東升西落預期的否定,更不是這輪行情的終結。
充其量,這只是對之前大陽線的一次修正。
支持市場上漲的積極因素仍然存在,比如經濟復蘇的持續推進、正策面的支持以及外資的潛在流入。
當前的調整更像是一次日線級別的回調,而非周線級別調整的開始。
因此,投資者不必因為短期的調整而沮喪,更不要被漲跌一葉障目。
大部分的投資者對于市場上有價值的信息通常沒有掌握能力,所以對于市場的把握和認知能力很低。
而市場的真正走向往往由機構資金主導,機構掌握著股價的定價權,還沒有散戶沒有的信息優勢,所以對于市場的情況的認知更有前瞻性。
所以散戶應更多關注機構的動向,看清機構的布局邏輯,才能在市場的震蕩中抓住真正的機會。
現階段的關鍵在于做耐心資本,不被短期波動所干擾,這樣才不會錯過下一輪向上的動力,看下圖:
給大伙看的數據,來自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里的「定級分區」板塊。
這數據可重要了,能展現市場整體的交易狀況,還能透露出機構大資金在一段時期內的真實意圖。
在「定級分區」里,數字越小,說明機構資金越活躍。
一般來講,要是處于一級區和二級區,那就意味著機構在頻繁交易股票。
要是到了三級區和四級區,基本就是機構資金沒有什么交易動作,都在躺平。
從這數據,能看出機構參與交易的積極性。尤其要留意,要是一級區和二級區交替出現,很可能機構已經實現控盤了。下面給大家看看這組數據:
這是ST天創的整體交易數據。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3月21號,這股票又漲出新高度。
102個交易日里,股價漲了44.92%。不過,這期間大多時候股價都在橫盤震蕩,沒怎么連續上漲。
要是沒有完整交易數據,碰到這么牛的股票,我們很可能早早賣了,白白錯過賺錢機會。
但看了前面說的數據,就能明白股價為什么是這走勢,原來是機構在背后控盤。
更牛的是,靠我們的大數據系統,能清楚知道當下哪些股票正被機構大資金操控著。大家看下面這張圖:
從數據來看,當前市場上被機構完全控盤的股票,差不多也就不到1000只。
知道了這個,大家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是不是心里更有譜了?
今天就先講到這兒!要是還想知道更多實用的炒股竅門,一定關注我!
聲明:
本人分享的信息來源網絡,僅供參考。若出現侵權情況,聯系我,立即刪除!
不會推薦具體某只股票,也沒有會員群,和任何組織都沒有利益往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