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讀友在我文章后面留言說,他每天給我點贊,已經堅持了1110多天,認為我的分析“與事實高度相符”。
看了他的留言,我感到非常溫馨并深受感動。我在后臺看到這樣的讀友有很多,借此機會,向所有點贊、推薦、轉發或贊賞我文章的朋友們致以最真誠的謝意,并祝各位家庭幸福、身體健康、財源茂盛、所愿皆償!
朋友們的厚愛也讓我感到一些壓力——我拿什么回饋這些真誠、善良且胸懷大愛的讀友們呢?
我想,最好的回報就是全力以赴地為大家帶來真實、可靠的信息和客觀理性的分析,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一些情緒價值。
所謂情緒價值,就是魯迅先生在《藥》這篇小說的結尾給夏瑜的墳加上的那個花環。先生在《〈吶喊〉自序》中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
無論局勢多么艱難,我們都應該像先生那樣,既要有樂觀主義精神,也要對未來懷有堅定的信念——無論這場戰爭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烏克蘭人的抵抗和犧牲——生命或領土——都不會白白付出。它客觀上已經遏制了侵略者的步伐和野心,喚醒了歐洲和世界,為避免更大規模的戰爭、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我從未懷疑過,如果當初澤連斯基逃跑,如果烏克蘭人茍且偷生,當年夏秋就已經爆發大戰。
他那句“如果你們進攻我們,你們不會看到我們的后背,只會看到我們的臉”,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注定將以如椽巨筆寫入歷史,無論怎么評論都不過分。
他的光照在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哪怕那些如司馬南之流整天編排、污蔑、辱罵他的腌臜潑才們,也都因他的光而歲月靜好。
因為那是一場會傷害所有普通人的戰爭!
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早在400多年前就告誡所有人:“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周遭那些看似與你我毫無關系的人和事,其實都是整個社會的一部分,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你若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甚至幸災樂禍,災禍就會追逐著你,如影隨形——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當我看到一些人自覺或不自覺地來我文章后面為侵略者做認知宣傳時,既憤怒又悲哀:這些人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特權、福利和獎賞——就不惜賣力地給自己敲響喪鐘。
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下面言歸正傳——
根據約定,烏、美、俄三方談判代表將于今天(中東時間)在沙特進行“間接”談判——烏、俄代表不會面,由美國代表分別與烏、俄代表溝通并傳遞信息,模式與以哈談判相似。
事實上,烏、美雙方已于當地時間23日下午5:20開始會談。
會談結束后,烏克蘭防長烏梅羅夫表示“雙方的對話是建設性的”。會談重點是能源和基礎設施安全的“技術性”問題,即雙方停止襲擊對方能源及基礎設施的具體步驟。
俄方表示,他們希望此次談判能取得一些進展,但預計將非常“艱難”。
看懂這次談判,先要弄清楚與會各方的訴求。
烏方的目標是得到有安全保障的和平,可以接受部分領土被占領的現實,但拒絕承認其為俄國領土。
如果不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烏克蘭不可能接受領土被占的現實,但為了維系與美國的關系,只好退而求其次。
美國的目標就是停火,所謂安全保障、公正而持久的和平、烏克蘭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及歐洲的安全等等,統統不重要。
川普無法回避如果俄國再次進攻怎么辦的問題,他給出的保證就是PT與他的關系很好,他相信PT不會再次進攻。
其特使維特科夫在接受塔克·卡爾森的采訪時發表了已經在歐洲臭名昭著的評論——PT不會威脅歐洲的安全。這等于是向歐洲喊話:“你們放心吧,PT不會入侵歐洲,別再援助烏克蘭了!”
俄方的目標是借美國迫切需要停火的契機提出得到領土并削弱烏克蘭軍事力量的要求。
他們很清楚,烏克蘭和歐洲不可能接受這個條件,所以他們通過與川普及其團伙的溝通,對后者進行認知灌輸和心理影響。無論是KGB出身的PT還是其團隊成為,都是這方面的老手、高手,有足夠的實力對川普稚嫩的團伙成員實施降維打擊。事實上,每一個與俄方見面的川上普團伙成員都淪為了俄方的宣傳員。
維特科夫在采訪中談到了一個細節:川普去年遭遇槍擊時,PT特地到教堂為他祈禱……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事實,但我絕對相信PT渴望川普勝選,因為和國際政治江湖上漂了半個世紀的拜登相比,他拿捏川普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兩天前,川普宣稱與烏克蘭談判的重點是“領土分割”問題,為下一步將談判失敗的責任歸咎于烏克蘭埋下了伏筆——他已經完全成了PT手中的提線木偶。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因為川普的助力,俄方已經在外交上占據了主動,當烏克蘭拒絕他的條件后,球就巧妙地到了川普手里。
昨天,彭博社報道說,川普尋求在4月20日復活節前達成停火協議。
之所以如此急迫,原因有兩個——
其一,他上任后提出了100天內——也就是5月1日前——結束戰爭的計劃,如果停不了火,他將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第N次被打臉。
其二,俄方現在迫切需要停火,因為他們在戰場上正面臨巨大的困難。
雖然借助美國停止對烏情報共享的契機收復了庫爾斯克大片領土,但并未能將烏軍徹底趕出去,在法、英的情報支持下,烏軍已經在剩下的陣地上站穩了腳跟。
ISW評估確認,部分烏軍已經突入俄國別爾哥羅德州20公里,占據了約150平方公里領土并鞏固了陣地,俄方也證實德米多夫卡已被烏軍占領。
俄軍硬啃了兩年多的波克羅夫斯克,付出10多萬人的傷亡代價后不僅沒有拿下,烏軍還組織反攻并鞏固了陣地——上周五,澤連斯基新臨該陣地,在距離火線僅1.5公里的掩體頒發了獎章。
昨天烏軍取得捷爾任斯克大捷,攻入了市區。
在托列茨克的俄軍也在節節后退。昨天,烏克蘭空軍在此處將俄軍陣地一鍋端了,俄武器裝備和兵員損失慘重。
雖然迫切需要停火,但俄方卻表現得非常強硬,實際上是欲擒故縱的手法,同時可以讓川普因為無法停火而遷怒于澤連斯基,可謂一箭雙雕,代價不過是多死一些人而已,人家不在乎。
從實力上看,只要歐洲向烏克蘭提供足夠的支持——事實上歐洲已經開始這么做——俄軍根本不可能在戰場打贏常規戰爭。所以他們在戰場上只是維持攻勢,已經不在乎能占領多少烏克蘭領土。他們想的是借用于川普通過外交渠道實現目標。
所以,俄國的戰略意圖是——
第一步先瓦解美國與歐洲的關系,這一點基本已經實現了。美國已經退出北約在歐洲的軍演,準備放棄對北約的指揮權,并且計劃將駐德國的美軍撤往匈牙利等東歐國家。
第二步是瓦解歐洲國家之間的關系,至少先誘惑歐洲放棄烏克蘭。
現在俄軍在烏克蘭的攻勢實際上是在檢測歐洲的決心和凝聚力,如果歐洲在援烏問題上出現松懈,不排除今年底或明年初進攻波羅的海三國——例如立陶宛——進一步測試歐洲。如果歐洲還是成不了鋼,下一個就是波蘭。
俄國的最終目的是恢復對原蘇陣營國家的影響力——它也知道,拿下這些國家的領土是不可能的——把它們全變成現在白俄羅斯的狀態,并以此分化歐洲,讓歐洲永遠“長不大”。
它能實現這個目標嗎?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各位——絕無可能。
因為歐洲已經看透了這一點。
很多人責怪歐洲天天忙著開會,但這些會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開會才能“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但PT也許并不知道,因為他得到的情報實際上也是精心投喂的。
舉個例子,這一次參加沙特會談的俄國代表中,有一位名叫貝塞達,他原來是俄聯邦情報局第5局的負責人。2022年俄軍之所以進攻烏克蘭,就是依據他所提供的情報。他的情報告訴PT,烏克蘭人心思俄,俄軍一到,烏人都會簞食壺漿迎接俄軍。PT當時確信,至多3個月就可以拿下烏克蘭。
我們知道,當時入烏俄軍的坦克里,除了彈藥還有禮儀用品,準備在基輔舉行入城儀式。
最后,咱們展望一下烏、美、俄沙特談。
此次談判也許會有一些約定,但很難被真正履行。因此,我不認為能有實質性進展,但談判結果有利于俄方,因為烏、美之間的裂痕會進一步擴大。
川普復活節前停火的計劃也大概率會爛尾。
烏克蘭方面現在的重點仍然應該是,盡量拖延時間,將烏美關系的破裂往后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