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富第一省到搶人第一省,以目前的人口數量和增速,浙江稍稍再努力一下就有望在2023年第八次人口普查時邁過7000萬人口。
外省人口的流入是浙江保持勞動適齡人口增長、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如果說擁有1億多人口的廣東人口增長既靠生娃又靠搶人,那么浙江的人口增長,就主要靠搶人來實現了。
2024年,浙江人口態勢如何?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浙江的常住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4年增量超過200萬人。
2024年末,浙江常住人口為6670萬人,與2023年末常住人口6627萬人相比,增加43萬人。
城鄉構成方面,2024年浙江城鎮人口5033萬人,農村人口1637萬人,城鎮人口占比(即城鎮化率)為75.5%,較2023年上升1.3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高且城鄉差別不大是浙江特色。
性別比例方面,2024年浙江男性人口為3481萬人,占總人口的52.2%,女性人口為3189萬人,占比47.8%,性別比(以女性為基準)為109.2——這個比例已經比很多省區要好。
年齡結構方面,2024年,浙江0-15歲人口占總人口的13.1%,比重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16-59歲的人口占比64.5%,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至22.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至15.7%——這確實不大樂觀,浙江也“老”了。
面對浙江的搶人陽謀,其他省區怎么辦?
浙江本身不是生育率靠前的省份,以2024年為例,浙江人口增長43萬人,然而本省出生人口僅41萬人,死亡人口為43.4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36‰,人口自然減少2.4萬人。這意味著2024年浙江人口流入量超過45萬,才實現了由負轉正,保持43萬人的增長。
這也從浙江的城市人口增長態勢得到佐證,別的省市區都是轄區內大小城市的人口有增有減,浙江卻在2024年做到了11個地級市全部實現人口增長。別的省市區是中心城市、重點城市吸收省內人口為主,順帶吸收一些省外人口,本省小城市更多淪為人口血包;浙江的重點城市也把本省小城市當人口血包來用,但浙江的小城市能夠通過大力吸引外省人口來扛住人口虹吸。
如果說珠三角是廣深佛莞挑起了經濟發展和人口吸收的大梁,那么浙江就是以占去了全省人口增量6成的杭州、寧波、溫州為鐵三角,帶著其余城市全員出擊,在全國范圍搶外省人口。毫不夸張地說,與其他省市區,特別是推行強省會戰略的省份在人口方面的吃相相比,浙江的人口吸收前三名杭州、寧波、溫州,遠比武漢、成都、鄭州、南昌等城市看起來更顯眉清目秀。
再看看浙江的省外流入人口來源地,安徽、貴州、河南、江西、四川位居前五,湖南位居第六,云南和重慶位居第七、八位,不但以深圳為第二省會的湖南有大批人口轉投浙江,西南F4更是全員上榜,這讓成都情何以堪?
搶人,浙江靠的是政策、產業和溫度。
隨著我國人口負增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地的搶人大戰只會越來越激烈。
但搶人也有其規律所在,要讓人口欣然用腳投票,需要各地扎扎實實地投放真金白銀,也需要一定的溫度,這都是浙江的強項。
以“浙里辦”聞名全國的浙江,以惠民政策的力度和溫度吸引人口。
2023年,浙江放開了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并提出要健全新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有意愿且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而浙江的城鄉、區域差距,本來就都是全國最低水平。
2025年,浙江計劃新增公辦普通高中新生學位2萬個,為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隨遷子女100%提供義務教育公辦學位;計劃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支持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資金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近親屬在定點醫藥機構的個人負擔醫療費用(含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
從教育到醫療,浙江招招都往人口最柔軟也最在意的地方招呼,把他們打動得心甘情愿。
政策之外,人口增長看產業、看就業、看收入,大力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浙江,各個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當可觀。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10強城市,浙江有杭州、寧波、紹興3個席位,前20城市里浙江獨占9個席位,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最低的麗水,位居全國第42位,高于大連、沈陽。浙江的每個地級市、每個縣、每個鎮,都有發展不錯的主導產業來吸引外來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