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是沒了,世界就太平了!”——這話聽起來像極了電影臺詞,但現實中真能成立嗎?軍事專家張召忠一針見血:“別天真了!沒了美國,這兩國分分鐘變‘失控狂魔’!”今天咱們就扒一扒,為啥美國這個“世界警察”一退休,日本和俄羅斯可能讓地球更熱鬧。
美國這些年確實沒少“作妖”——從越南到伊拉克,從中東到南海,哪兒有戰火哪兒就有美軍的身影。但換個角度看,美國的霸權也像一把 “達摩克利斯之劍”,壓住了某些國家的野心。
比如日本和俄羅斯,這倆“刺頭”被美國按了幾十年,一旦松手,后果可能比美國霸權更可怕。
俄羅斯:掙脫鎖鏈的“北極熊”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80%的軍事遺產,手握5400多枚核彈頭,位于第二的美國只有5000枚這樣。主要以原子彈為主,當量也比俄的氫彈少許多。這些年,俄羅斯經濟雖被西方制裁得“半死不活”,但軍事上可沒閑著:高超音速導彈“匕首”專破反導系統,核潛艇能潛到1000米深海當“幽靈”,連美國都忌憚三分。
專家分析,一旦美國消失,俄羅斯沒了經濟制裁的緊箍咒,油氣資源一賣,分分鐘滿血復活。到時候,別說烏克蘭,連歐洲都可能瑟瑟發抖——畢竟歷史上俄羅斯的“領土擴張史”可歷歷在目。
日本:潛伏的“軍國主義忍者”
別看日本現在對美國點頭哈腰,骨子里可憋著大招呢!二戰后,日本名義上解散了軍隊,但自衛隊規模已達25.5萬人,裝備比不少正規軍還豪華:7艘“準航母”(硬說是驅逐艦)、F-35戰斗機生產線、遠程導彈一應俱全。更絕的是,日本偷偷保留了三菱、川崎等軍工巨頭,技術儲備深不見底。
一旦美國撤走駐軍,日本立馬能甩開“和平憲法”的束縛。想想二戰時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再瞅瞅近年頻繁插手臺海、南海的動作,足見其野心之大了。
歷史教訓:霸權真空=世界大戰?
回顧歷史,霸權更迭從來都伴著腥風血雨。西班牙、荷蘭、英國輪流坐莊時,哪個不是打得頭破血流?冷戰時期,美蘇爭霸雖讓人提心吊膽,但核威懾反而維持了“恐怖平衡”。如今若美國突然消失,日俄兩大“猛虎”出籠,誰能保證他們不為了資源、領土大打出手?
比如:俄羅斯若想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日本若想“收復”北方四島,這兩家杠上,太平洋怕是要變“火藥桶”。
美國的霸權固然招人恨,但它就像個“高壓鍋蓋”,壓住了日俄這兩團躁動的蒸氣。真要掀了蓋子,世界是煮成一鍋粥還是炸成爆米花,還真不好說。所以,與其盼著美國消失,不如琢磨怎么讓全球力量更平衡——畢竟,和平,從來不是靠“單極霸權”或“真空混亂”換來的,而是靠各國一起維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