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去送孩子上學了,等一會才能回來。”
“大概多久?我們就在你們家等他回來!”
眼看著態度強硬的法官“賴”在家里不走了,妻子王某給丈夫李某打去了電話,并囑咐丈夫快點回來。
3月21日,7時30分,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開展“春耕行動”第三季第五期集中執行活動,出動執行干警70余人,警車9輛,兵分9路,聚焦“小標的”開展執行活動。
8時09分,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線索,前往鳳凰花園西區尋找一起借貸糾紛案件的被執行人李某。
敲開房門后,王某表面客氣,解釋自己沒有工作,二胎寶寶剛5個月,丈夫在外地工作,2017年因在小區門口租賃店鋪做生意向申請人張某借款,后投資失敗,欠下了多筆債務,也想還錢卻心有余而力不足,說著抱怨起張某起訴他們夫妻倆。
真的是這樣嗎?執行法官周一鳴將張某叫了進來。
“8年了,他們夫妻倆都沒有主動聯系我還款,不是這個理由就是那個理由,拖拖拉拉。”張某無奈說道,同時表示,只要王某今天還款,愿意免掉4個多月的利息。
“家里我說了也不算呀。”見王某仍在推諉,周一鳴遂將她帶回法院依法采取拘留措施。下樓梯到二樓,法警將姍姍來遲的李某也帶上了警車。
為逃避執行,被執行人經常與執行法官玩起“躲貓貓”游戲,可是“藏”“躲”“拖”這些花招真的有效嗎?法院勸你清醒一點!
9時08分,執行團隊來到被執行人趙某所居住的中海瓏灣小區,長時間敲門卻無人應答。
在一起借款糾紛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趙某在判決生效后“失聯”。根據申請執行人馬某提供的可靠線索,周一鳴確定了趙某的住所。可來到趙某住所處卻無人開門。在得知了趙某“晝伏夜出”的作息習慣后,執行法官立即抓住了這一線索,及時調整執行思路。
“走,查監控!”執行局干警張佳斌與物業溝通,申請查看3月20日18時到3月21日9時的監控錄像,并前往小區物業及居委會開展進一步排查。另一邊,周一鳴撥通了長城中路派出所的電話,請求協助查找被執行人趙某。
“查人找物難”“異地執行難”“統籌協調難”,面對這些痛點、堵點、難點,金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通過“執行+N”聯動賦能,多方聚力,擴大執行“朋友圈”。
10時30分,執行團隊來到香樹花城小區。敲開被執行人唐某家門后,被執行人唐某的岳母韓某看到門外的執行法官一臉錯愕,得知女婿沒結清裝修款被強制執行,抱怨起了女婿。
“女婿投資失敗就沒往家拿過錢,現一家5口住在一起,全靠我們老兩口的退休工資養活,我也沒錢了……”
“沒錢?不可能。”周一鳴在房屋內環視一周后,與張佳斌再一次打配合,拆穿了“負翁”的“小聰明”。
原來,被執行人唐某以申請人裝修墻皮、地磚等有瑕疵為由,未結清法院判決的裝修尾款3.4萬余元,以及逾期利息2000余元。
“韓女士,您看咱們這居住環境,也不像差錢的人,即使有理由也應該在審理的時候法庭上說,現在判決已經生效,就應該積極主動履行義務。”周一鳴撥通了裝修公司負責人的電話,當起了中間人,及時疏解雙方矛盾癥結。張佳斌則釋法明理,對唐某“躲貓貓”的做法進行了訓誡,明確告知其由此帶來的法律責任。
面對法律權威,岳母韓某上樓叫醒沉睡的女兒當場認錯,表示愿意代其履行還款義務。在與申請人達成分期履行協議后,當場便支付了首期款2萬元。裝修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會上門道歉,按照合同約定修理破損部分。
“微信借款,沒有合同,這種情況怎么辦?”
“我人在外地,也能到咱們法院立案嗎?”直播間里周一鳴還在回復著網友的疑問。小案不小辦,小事不小看,以執行的“力度”保障民生的“溫度”,這大概就是直播間22.8萬人在線的原因。
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法官周一鳴(左)和張佳斌(右)在直播間回答網友問題。
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法官張佳斌(前排左一)與被執行人所在小區物業溝通,調取被執行人行蹤監控畫面。
來源:寧夏法治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