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來歷
今天是第3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為了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國柏林醫生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以此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我國從1996年3月24日開展結核病防治日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全面行動、全力投入、全民參與、終結結核。
2
什么是肺結核
提到結核病,大家一定不陌生。以前又叫“癆病”,患病的人被人們喊做“癆病鬼”。癆病鬼一般都是身體瘦弱、彎著腰咳嗽……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結核菌可能入侵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80%),還可以發生在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等。
3
肺結核發病與免疫力相關
結核桿菌入侵人體后是否發病,不僅取決于細菌的數量和毒力,更取決于人體對結核桿菌的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
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結核桿菌在體內不斷繁殖,導致結核病的發生。因此,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是抵御結核病等所有疾病的根本。
4
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營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功能和健康的物質基礎。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可以改善人體的免疫狀況,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機體免疫功能關系密切的營養素有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E、維生素 C、鐵、鋅、硒等。
蛋白質
蛋白質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攝入過少會造成免疫力下降。
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如大米、面粉、大豆等植物性食物和肉、魚(蝦)、雞(鴨)、蛋、奶等動物性食物。
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也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質)進入機體后,比植物性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所充分利用。因此,每天都要適量吃一些動物性食物。
維生素A
維生素 A 對機體免疫系統有重要的作用,維生素 A 缺乏可以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細胞角化變性,破壞其完整性,容易遭受細菌侵入,增加機體對呼吸道、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
富含維生素 A 的食物主要有動物肝臟,比如羊肝、豬肝、雞肝等,植物性食物如胡蘿卜、菠菜、芹菜等只能提供維生素 A 原類胡蘿卜素,維生素 A 原類胡蘿卜素在體內可以轉換為維生素 A。
維生素E
維生素 E 是體內的抗氧化劑,同時又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節劑。
維生素 E 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提高對感染的抵抗力。
維生素 E 食物來源主要是植物油、植物種子的胚芽、堅果、豆類和谷類。
維生素C
維生素 C 是一種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是人體免疫系統所必需的維生素,可以從多方面增強機體對抗感染的能力。
新鮮的蔬菜、水果是維生素 C 豐富的食物來源。如鮮棗、青椒、獼猴桃、菠菜、山楂、柑橘、柚子、草莓等。
鐵缺乏時容易引起貧血,降低抗感染能力。
鐵主要的食物來源有:動物血、肝臟、大豆、黑木耳、芝麻醬中含鐵豐富。
鋅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體內 100 余種酶的組成成分,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尤其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適量攝入鋅可增強兒童、老年人及一些特殊病人的免疫功能,對胃腸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
動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鋅。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等是鋅的良好來源。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硒幾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細胞中,可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
動物性食物如肝、腎以及海產品是硒的良好食物來源。
除了營養之外,我們還要多運動,強身健體,為健康打下良好基礎,遠離疾病。
編輯 | 馬博士健康團 來源 | 馬博士健康團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春天怎么吃更健康?有四點建議
覺得內容不錯,點個“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