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跨界”這個詞很火,很多行業都出現一個現象:
“打敗你的未必是同行,更可能是跨界者”。
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就被一匹“跨界黑馬”給攪動了——
中介巨頭貝殼,在西安、成都、上海、杭州等城市拿地,短短半年時間拿地總耗資就超過25億,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挑戰者。
最近,貝殼首個自主操盤的豪宅項目,在拿地四個多月后終于公布規劃,震動整個行業。
這次,貝殼的跨界首秀,可能真的要吊打一眾傳統開發商了。
1
貝殼豪宅,顛覆傳統設計
貝殼首個操盤項目位于成都金融城三期地塊,從拿地之初便自帶話題。
地塊屬于成都最好的豪宅板塊,土拍時吸引了14家開發商參與競拍,其中有9家是國央企。
貝殼旗下貝好家,經過82輪激烈競爭,最終以10.76億總價奪地,溢價率42%,樓面價2.73萬/㎡,刷新當時成都樓面地價紀錄。
來源:成都房產發布
作為貝殼首個自主操盤+非雙限地塊+“地王”的光環,這個項目可以說是關注度拉滿。
前不久,項目規劃公布,雖然信息有限,但可以看出貝殼野心不小——
貝殼這次不僅要做豪宅,而且還是顛覆性的超級頂豪!
來源: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從項目圖紙看,貝殼對這個豪宅的打造,處處透露著“反傳統”。
1)“蝴蝶型”樓棟外觀,打破豪宅布局
規劃設計非常創新,放棄主流的坐北朝南板樓布局,而是打造4棟15F-16F塔樓圍合布局,每棟樓都有一定的弧形,形似“蝴蝶”。
據說這樣可以確保照顧到每一戶的景觀視野、日照通風等,最大采光面能達到37.88米。
同時底層全部架空,打造架空層泛會所,其中將配置400㎡健身會所(4#樓架空層),小區中央還有下沉庭院和中心花園。
樓棟視野示意圖,來源:成都房產發布
2)純大戶型豪宅社區,套均面積超300㎡
項目僅規劃108套房源,套均面積超300㎡。其中3棟戶型為373㎡,另一棟是270㎡,得房率接近100%。
曝出的戶型圖,更是顛覆了傳統的方正戶型,一層兩戶設計整體呈現蝴蝶狀,實現了更大的采光面,373㎡的戶型做到U型三面采光方廳,光線充足。
兩個戶型都是4室,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有自己空間,設計家政洄游動線,做到動靜分區。
至于價格方面,根據同板塊的在售項目推測,預計售價6萬/㎡起步,單套總價千萬起,最高或超3000萬。
戶型圖,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說實話,這樣的規劃設計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做豪宅,貝殼首次出手,起點和水準相當高!
不得不說貝殼跨界做豪宅,思路和傳統開發商就是不一樣,說不定真要給房企上一課,讓大家體驗到被降維打擊的感覺。
2
招兵買馬,貝殼“地產天團”
為了做好豪宅,貝殼在人才端悄然布局,去年至今已經從內外部集結了一支很強大的團隊來操盤。
首先是核心高管,貝好家CEO由徐萬剛掛帥。
徐萬剛是深耕成都的房產中介品牌“伊誠地產”的創始人,該企業后被北京鏈家收購并更名為四川鏈家,由徐萬剛擔任總經理。
2018年起其先后擔任公司聯席首席運營官和首席運營官,現任貝殼集團董事會副主席。
徐萬剛
貝好家成都公司總經理李昱江,也是跟隨徐萬剛多年的老人了。
曾經在“伊誠地產”工作長達十年,2016年起歷任成都鏈家培訓中心總監、人力資源中心高級總監。2018年曾在貝殼大中華北區工作,后擔任貝殼客戶賦能中心負責人,現任貝好家成都負責人。
李昱江
這兩位都曾在成都市場深耕多年,對成都客戶也有足夠的認知和豐富資源。
成都項目剛拿地時,李昱江表示:“貝好家要在新一線城市最好的地段,打造最好的產品”。
對于成都頂豪項目,貝殼也已經找好操盤手,前合景泰富集團運營總監柯龍,已入職貝好家總部并支持成都項目。
畢業于沈陽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萬科和龍湖都有過工作經歷,2022年加盟合景泰富,后調入集團擔任運營總監。
不得不說,貝好家是真的喜歡挖龍湖和萬科的人才,之前濤哥也報道貝好家組建地產團隊挖了不少人,下面這些人都已加入貝好家。
前龍湖運營工程部副總、合景泰富工程中心總經理楊寶剛
前龍湖、金科、金地客研中心負責人羅酬劍
前龍湖東北區域運營總張笛
前龍湖煙臺研發總黃勇
前龍湖杭州研發總祁越
前龍湖山東研發總柳健
前萬科北京首席城市研究合伙人都珊珊
前萬科南方區域景觀設計負責人余旸
前萬科東北區財務總經理肖錚
可以發現,貝殼挖的這些人基本都擁有萬科、龍湖背景,這樣一支團隊打造出的產品,確實值得行業期待。
3
財大氣粗,新晉地產巨頭
2023年7月,貝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宣布啟動“一體三翼”戰略升級:
“一體”業務仍是以房產經紀為主,“三翼”業務則是整裝、惠居和貝好家。
戰略調整給貝殼帶來了很顯著的改變,2023年貝殼營收777億,歸母凈利潤秒殺眾多房企,達到了58億。
有了錢,貝殼也開始下場拿地了,2024年下半年貝殼就拿下5宗地。
截至2024年三季度,貝殼營收623億,歸母凈利潤近35億,貝殼比大多數開發商還有錢。
在濤哥看來,貝殼造房的底氣,一方面是有經紀人和客戶資源在手,銷售能力強大;另一方面是擁有大數據優勢,能更好的做客戶分析和產品定位。
貝殼平臺連接超過49萬+經紀人,服務覆蓋100+個城市,連接著極其豐富的購房者資源。
貝好家通過貝殼龐大的成交數據庫支撐,對客戶基數、戶型、價格進行分析,再去定制化做好住宅產品。
以前是開發商造什么房子,購房者就買什么房子,現在貝殼則有能力反過來,購房者想要什么房子,貝殼就去造什么房子。
在北京,貝殼進行了一場C2M實驗,和電建地產合作操盤長安華曦府,2.5小時狂銷16億,首期房源當日售罄,驗證了C2M可行性。
在上海,他們剛拿到奉賢地塊,兩套產品方案就上線貝殼的“共筑好家”板塊,用戶都可以進行互動、投票,實現客戶直連、需求直達,推動“以人定房”的C2M地產開發新模式。
貝殼找房APP內截圖
有人說,貝殼的跨界,本質上是一場“數據賦能實體”的冒險。
若成功,或將證明房產中介不僅能賣房,更能用數據讀懂購房者需求,重塑地產開發鏈條;若折戟,則再次印證地產行業的專業壁壘。
無論如何,貝殼這匹“跨界黑馬”已攪動房地產市場,而成果很快就將驗證。
關于今天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么評價?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